2月23日晚上八点,一辆公交车停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门口,迎接江汉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病人出院。
其中有一对70多岁的老俩口。婆婆大病初愈、腿脚乏力,坐在轮椅上。爹爹把轮椅推到后门,看着距地面40厘米高的门槛和已经堆到门口的行李,夫妻俩避嫌没有叫人帮忙,上又上不去,只能手足无措站在门口。
看到这一幕,一位转运工作人员迅速上前。他伸手抓住婆婆的胳膊,帮助爹爹扶起老伴儿。“我来推、我来推。”爹爹一脚踩上车,费力地想把婆婆搀上去,试了几次都未能成功。
“莫慌。”跟在后面不便使劲的工作人员索性绕到一侧,先把停在爹爹脚边的轮椅拖远了一些。然后,他先走上公交车,将堵在过道上的收纳箱、行李摞起来,把放不下的箱子递给同事,快速腾出一片空地。
清理完障碍物,他转向等待的老人,“来,我扶您一把”,说着便弯下腰,毫不犹豫地用胳膊挽起婆婆向上拉,爹爹同时在身后推,三人一齐使劲,老俩口终于登上了出院专车。
“师傅,行个方便咧,婆婆腿脚不好,麻烦您坐后面去一下。”原来,这辆转运治愈患者的公交车刚刚从江岸方舱医院过来,车上已经接了十个人,离婆婆最近的车门口已经坐满了。工作人员只好先“说好话”帮婆婆讨个更方便的位置。“谢谢您,您必有大福。”
安置好老俩口、把轮椅搬上车、清点完人数,工作人员方才安了心。
这位及时伸出援手的工作人员名叫苏祥胜,是武汉市江汉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一名员额检察官,今年已经56岁了。
当天上午,苏祥胜和另外两名检察干警接受任务,加入区防疫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下设的治愈病人转运组,负责从医院接出院人员到指定酒店隔离观察。小组一共五人,苏祥胜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上岗第一天,他带队转运病人两趟。晚上这一趟是7点接到通知,转运完毕回到院里已近10点。“衣服全部汗湿了”,苏祥胜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赶紧洗澡。
“心里也有顾虑,但我不做,别人也要做。”空军某部服役八年、从检三十二年,“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人生信条已深入骨髓。此次疫情爆发以来,苏祥胜主动请缨,作为江汉区检察院首批下沉社区的干警之一,自1月31日起一直在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接到负责转运治愈病人任务后,他有召必应,立刻进入工作状态,瞒着家人当起了“摆渡人”。
得知消息后,外地念书的女儿立刻要求“视频”,接通第一句话就问,“爸爸你在干什么?”
“我接我们江汉区的‘街坊们’‘回家’啊。”苏祥胜微笑着安抚女儿,“现在防护装备、消毒用品都齐全,只要过细,不用太担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发展,痊愈出院的人每天都在增加。对出院病人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加强治愈出院患者管理的重要举措,必须万无一失。“昨天八九个医院都有病人出院,我们组上午才从火神山医院接回四人。”当“摆渡人”虽然累,但苏祥胜觉得很有意义:“随着时间推移,江汉区7000多名患者都将陆续出院。患者痊愈是好事,希望我们可以接回更多痊愈的市民,促成更多家庭早日团圆。”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