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检察资讯

陕西秦岭北麓:“1+N”工作模式让公益守护可感可触

时间:2023-11-17 14:45:00  作者:郝雪 何茜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义网讯(记者郝雪 通讯员何茜)“将听证会搬到整改现场,我还是第一次见,切身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对公益守护的决心,我将对此工程持续关注,以后进行跟踪回访,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监督员,切实守护好蓝天净土和自然资源。”近日,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检察院联合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检察院召开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整改现场的听证会,人民监督员张兴无感慨地说。

  今年7月,秦岭北麓地区检察院收到蓝田县检察院移交的西气东输项目洞渣未按规范处理,可能影响下游水源的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为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服务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工程顺利推进,该院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经查,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项目中卫-枣阳段工程(以下简称“西三中”)陕西段“穆家山隧道”入口为西安市蓝田县、出口为商洛市商州区,具有典型的跨区划特征。其与“牧护关隧道”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洞渣随意堆放在秦岭核心保护区内,未及时清运,占用土地资源;项目建设单位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堆占洞渣,影响河道行洪安全以及下游饮用水水源地,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为了提高办案质效,该院强化技术应用,利用无人机3D建模技术对案涉现场证据进行固定;加强与区划机关的协作配合,联合商州区检察院先后前往区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等六家行政机关和企业开展调查磋商,商讨治理方案,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两家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督促相关企业对占用耕地及时平整并复垦,恢复耕种条件,对非法占地行为进行处罚;相关企业及时清理堆积沟道洞渣,确保行洪安全;开展水质监测,确保水质达标;并建立了防洪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整改实效,11月1日,秦岭北麓地区检察院邀请省人大代表、省人民监督员、商洛市商州区人大代表、商洛市商州区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群众代表,在整改现场召开了一次听证会。通过实地走访,实地观察,对行政机关整改情况进行评估。听证员们结合查看现场的感受,围绕河道巡查工作的有效运行、如何落实河长制、行政机关处罚执行是否到位、临时用地的日常监管、治理的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提问,“益心为公”志愿者对土地复垦情况、如何开展日常巡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该院借助“1+N”工作模式,使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邀请听证员、志愿者参与检察听证、专业咨询、跟踪观察等,借助群众的“眼睛”和“大脑”,在守护好绿水青山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上持续用力。

[责任编辑:谢思琪]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