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本溪1月29日电(记者刘键 通讯员赵莹)从事信访接待十几年来,300余天的节假日在加班加点中度过的;办理的近400件信访申诉案,没一件差错;500余人次的来访群众,在她满意答复的情况下就此息诉……
辽宁省本溪市检察院控申部门的张丽君个子并不高,圆团团的脸看上去很和善,可她身上似乎有种神奇的、能够平和人心的力量。据悉,张丽君曾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系统“优秀文明接待员”,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处理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活动先进个人,被省、市院授予“文明接待员”,荣获“感动辽宁?十佳综治人物”。
她说,控告申诉部门是检察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党和群众联系的纽带,平凡琐碎是控申工作的表面,其实它是责任重大,严肃而神圣的,这个窗口代表着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公平和正义。
“欢迎你们来检察院”
“欢迎你们来检察院,坐下歇歇,喝口水。”亲切的问候总是能让情绪激动的上访人平静下来。
“我们村干部不讲理呀,林子说卖就卖……”张丽君一边看他们的材料,一边认真听他们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你们这是林权纠纷,不归我们检察院管。我告诉你们这事儿该怎么办。”弄清事情原委后,张丽君给这几个中年人出了主意。细致地交代一番后,张丽君还特意嘱咐:“你们从草河掌镇来县里一趟不容易,现在赶紧去林业局吧。我呆会儿打个电话,帮你们沟通协调一下。要是再有事,给我们这儿打电话问就行。”
几个中年人满脸的愁云都散开了。
一张床、一顿饭和一张车票
“本溪是个山城,不少农民都住在山里,来市里一趟特别费劲。他们找到检察院,就说明信任我们。我们不能把他们随便推出去,让他们寒了心。”
张丽君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控申接待室里,不仅有针线包、雨伞,还有几张床铺。百姓走远路来检察院,可以在床上歇一歇,到了中午,还可以到检察院的食堂吃一顿免费午餐。
张丽君还常常自己掏钱给上访百姓买回家的车票。“老百姓都特别不容易。有时候我就想,这要是我兄弟姐妹,我的父母,我会舍得让他们受冻受饿,为省几元车票钱就走那么远的路吗?”十几年来,究竟安排过多少人休息、带多少人吃过食堂的午饭、为多少人买过车票,张丽君自己也不记得了。不过,在来过张丽君控申接待室的百姓心中,每一次休息、每一顿午饭和每一张车票都是一颗小太阳,持续温暖着他们的心。
深深的一个鞠躬
张丽君到本溪市检察院工作之前,是本溪满族自治县控告申诉科的科长。有一次,她受理了一个案子。对方指证嫌疑人都某某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都某某被捕后,此案经一审法院开庭审理,都某某被判缓刑,都某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二审改判无罪,都某某来院申请赔偿。张丽君详细地听取了他的陈述,调取并查阅了所有卷宗,仔细核实了相关证据,认为该院对改变申请人强制措施是错误的,她把这个情况及时认真地反映到院里的检察委员会,经检委会讨论,决定实事求是,给予都某某以赔偿,并消除影响。
那天,张丽君和控申科的同志亲自到都某某的单位召开公开的赔偿大会,并且邀请了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在会上公开宣读了刑事赔偿决定书,可是都某某认为不足以挽回影响和名誉。这时,张丽君站出来,重申了检察机关的错误,并且代表检察院给都某某本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都某某感慨地说:“检察院能承认自己错了,到了这个份上,就冲这一点,我服了!”
有人问张丽君,你不认为这样做丢了自己的面子了吗?张丽君笑了:“检察院的荣辱最重要,我个人的面子算什么?有错不改,才损害了我们检察院的形象……能让广大的群众和当事人看到我们检察机关有错就改的决心和维护公平公正的气魄,自己的那点面子丢了又能怎样?”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