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县检察院正科级检察官聂祖在。
中等身高,略瘦,皮肤黝黑的他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弯小月,虽年近花甲,他还是天天骑着“小毛驴”(电动摩托)准时到单位来上班。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老聂”。他就是福建省顺昌县检察院有着30年党龄的正科级检察员聂祖在。
老聂1974年参加工作,1977年作为粉碎“四人帮”后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进入福建林学院深造,获得林学本科学位。毕业后进过学校当过老师,进过企业当过工人,84年调入顺昌县检察院工作,一干就是整整32年。从检期间,他用青春和热血挨个“体验”了检察院内的大小科室。各项检察业务都了熟于胸的他,被同事们戏称为检察“活字典”。但聊起他的过往,他总是微笑着摇摇头,摆摆手,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检察人,尽着自己应尽的本分,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同事们心中都装着老聂的点点滴滴,记得有一次,政治处为干警们调工资,一些老同志的人事材料不全,政治处只好派人到院档案室查找,当打开尘封多年的老档案,那几张虽已发黄,但工工整整、一笔一划画出的表格、绘出的草图,仍一目了然,清晰可见。后来听政治处的同事说“要不是这些留下的档案,这回调工资,可有的麻烦了,真得感谢当年在政工工作的老聂啊。”老聂在办公室的岗位上工作时,院里最早到的是他,最晚走的也是他。在行政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老聂,在检察业务上也是一把好手,1993年就成为院里检察委员会委员的他,召开检察委员会前,常会下到科室,向承办人详细了解案件始末,并在他那本随身的小笔记本上写写划划。会上发表个人意见时,老聂总是从细微处入手,以法理为依据,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思路清晰的将所涉罪名的构成要件娓娓道来,让观者有醍醐灌顶之感。
1998至2002年聂祖在同志在担任反贪局长期间,总是一马当先,敢于担当,带领大家冲破重重关系网,避开人情亲情,抵挡金钱诱惑,坚持执法底线和办案原则,侦破了一起又一起的贪腐案件,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生动的人民检察赞歌。如2000年,针对顺昌县大干镇富文村上访群众强烈反映村干部的问题展开调查,侦破了富文村原村主任、富文实业总公司总经理吕某某受贿案,并深挖出发生在县工商局、大干学区、大干土地所等单位一系列受贿、贪污窝案,从中立案侦查4件6人。通过对这些案件的查处,切实解决群众上访的实质问题,平息了大干镇富文村群众原定集资赴省集体上访的事件,南平电视台以“高举反贪大旗,维护农村稳定”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又如2001年,在公安系统查办了一批与“徐氏”涉黑案件相牵连的职务犯罪案件,查处副科级以上干部6人,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腐败分子,依法查办了13名与黑恶势力相交织的职务犯罪分子,彻底打掉“保护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反贪局被高检院授予“打黑除恶”先进集体。
2002年10月老聂同志按照组织安排,从院党组成员职位上退居二线,从领导岗位到普通检察干警,院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特意把他调整到工作相对轻松的执检局工作,但老聂工作的似乎更认真了,依旧每日骑着他的“小毛驴”早早的到单位签到,再从单位出发前往几公里外的驻县看守所检察室上班。有同事说老聂真傻,退二线了还这么认真做啥,喝喝茶,享享清福不好吗。也有同事说,看着咱老聂还那么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但在我看来,也许老聂只是怕自己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穿着检察制服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工作罢了。
再过三个月老聂就要退休了,但他还是喜欢穿着他的那套检察制服。只是他变得有些许怀旧,每每经过院里文化长廊的时候,总会在挂着的那些老照片前驻足,还变得爱打听院里的事儿了。特别是院里分级保护建设的这段时间,他常常问起工程有什么进展,日后办公会有什么变化,每每听到检察的新动向,院里的新发展,老聂的嘴角都会微微上翘,那感觉就像喝了蜜一般的甜。有一次,控申接待大厅里来了几个上访的群众,说着顺昌本地话,情绪比较激动。接待的干警要将他们迎进办公室,可他们一直摇头,不肯进屋。原来,上访的群众说还是要找那个头发花白的,穿着检察制服的老大哥。还说只相信他。其他科室的同事也说,老聂离开科室后,总还有人来找他,因为他们信任这个检察官。
日月更迭,寒暑交替,三十二个春秋,悄然而过,老聂,一位极其平凡的基层检察官,不用豪言壮语,也不用慷慨激昂,只用他的默默付出和执著绵长,表达着老一辈检察人对检察事业的深沉的情感,检衣人生,始终如一。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检察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