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检察人物>>模范检察官

朱建英:用心用情为企业发展“赋能提速”

时间:2021-07-22 18:01:00  作者:郭树合 姜慧芳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朱建英工作照

  正义网威海7月21日电(记者郭树合 通讯员姜慧芳)两年时间,深入企业班组车间、建筑工地、车站港湾,到干部职工中走访110余次,与干部群众深入座谈50余次,为企业发展共谋思路,解决禁锢国有企业发展问题53个……翻开山东省威海市检察院朱建英的3个记事本,满满当当记录了朱建英驻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工作的点点滴滴。

  敢啃“硬骨头”为国有企业“清障减负”

  2019年7月,威海市“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启动,全市选派300多名干部,组建31支服务队,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一线破解企业矛盾问题。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政法部门的应有之义,我义不容辞!”当抽调干部的任务落到市检察院,从事检察工作35年的朱建英按照组织安排,毅然加入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

  如何精准服务企业?企业发展有哪些堵点?国企服务队成员们一上任,就马不停蹄行动起来,挨个走访三家分包企业,发放380张服务联系卡,收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65个。

  别看问题不多,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大多是尾大不掉的历史遗留问题,时间长且情况复杂,解决起来耗时耗力、困难重重。

  对于学法律出身的朱建英,严密的逻辑思维和遇到案子勤于钻研的个性,让她并不惧怕这些“硬骨头”,反而充满了挑战精神。她仔细查看65个问题清单,心里有了盘算,10多页的问题明细表,她根据属性一一进行分类标注,发现涉及法律问题占了60%。“我完全可以利用法律知识,尽最大努力化解这些问题。”

  在与企业多次商议后,朱建英决定先从解决某幼儿园产权归属问题开始。

  2013年初,某集团取得了某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2014年底,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方案开工建设。2015年10月,公司发现周边缺乏高端幼儿教育产业,经集团研究,将原规划的办公楼变更为幼儿园,并向行政主管部门上报规划变更方案获批准。2016年工程验收合格后,对所建商品房对外销售。

  然而,在办理该项目在建商品房产权时,有关部门对该小区所建幼儿园的权属问题产生质疑,不予办理其产权登记证明。公司几经交涉均未达成一致意见,该问题一直遗留下来。

  朱建英了解后,认真查看了涉事幼儿园产权问题的有关材料,仔细研究建筑设计方案审批、规划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宗地用地出让规划示意图、交地确认书、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发现该问题的争议焦点在于该幼儿园是否属于政策所规定的移交情形,该幼儿园是否是小区配套设施建设。

  把准问题“脉”,才能对症下药。于是,朱建英和服务队成员们先后两次到有关主管部门咨询,就该幼儿园的产权问题和市政府的相关文件规定的适用和理解开展探讨,最终得出该幼儿园不属于居住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属于移交范围的结论。

  有了法律政策依据,朱建英马上和队长到相关部门协商沟通、释法说理,阐明实情。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2019年9月6日,该集团拿到了在建面积为5637.54平米的幼儿园不动产登记证书。

  “真没想到,仅用2个月时间,国企服务队就为产权争议3年多的幼儿园权属确认问题画上圆满句号,为企业避免损失近7000余万元。”拿到产权证书的集团负责人高兴地说。

   精准服务纾解企业项目建设“梗阻”

  “自从有了国企服务队的帮助,我们项目建设也少走了很多弯路,确保了5万平米在建重点工程按期开工、顺利推进。”谈起某小区项目建设的坎坷经历,该项目负责人感慨万千。

  2019年8月,该小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因个别群众因补偿金额问题未能达成协议,搬迁迟迟未能落实,影响工程进度。

  朱建英和服务队成员们多次深入建筑工地、群众家中,与居委会、群众沟通交流,晓之于理动之以情,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平衡各方利益,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成功化解了矛盾。

  谈起这段经历,朱建英笑到:“当时是第一次到建筑工地,没经验,穿着裙子,结果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后来下工地的次数多了,走在‘钢筋水泥’里都再自然不过。”

  眼下,该小区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塔吊林立,施工如火如荼,即便夏日炎炎,建设者们也一往无前,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这样的“精准式”服务,也让公交集团感同身受。在服务公交集团的过程中,朱建英为将所有情况了然于胸,深入其下属的五个分公司,了解公司的运营、安全、职工收入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就公交车市区缺少停靠港湾、驾驶行车安全、停车场安保、车体广告等问题进行调研,充分听取意见建议,研究解决方案。

  “公交服务是事关民生保障的大事。能通过服务公交集团,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民生利好,格外有意义。”朱建英说。

  2019年9月,随着威海东部滨海新城的建设开发,五渚河生态城、逍遥社区、泊于社区、龙山湖社区4个大的生活小区逐渐发展起来,人口达到8500余户,不少居民向公交集团提出了开通公交线路的建议。公交集团经初步了解得知,上述几个社区均未预留、建设公交场站位置,也未建设公交首末站,公交线路难以通达。

  为解决这个问题,朱建英和服务队成员们反复研究各级政策,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在东部新城相关社区合理设计建设公交首末站和港湾站意见建议。经区管委高度重视,立即安排职能部门与公交集团对接,探讨具体实施方案,纳入新城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公交首末站建设。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妥善解决了东部滨海新城龙山湖社区1000平方米公交首末站的土地使用问题,并配套建设了站务亭;协助公交公司延伸开通了逍遥湖社区、五渚河生态城公交线路,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

  随着65个问题台账上一个个难题被“划掉”,朱建英服务企业的能力与日俱增,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服务经”。

  朱建英认为,想要解决企业难题,需要有敢于“碰钉子”和乐意“跑断腿儿”的精气神。正是凭着这股执着劲儿,朱建英顺利化解了公交集团的“心头痛”——汽车停保场喷漆房项目存在的环评问题。

  2020年5月,公交集团找到朱建英坦言,公司对环保工作非常重视,但部分停保场因建设年代较早,在环评方面不完善,也曾多次对接主管部门,但由于涉及项目设计、建设环节多,因此整个过程推进缓慢,希望得到服务队帮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朱建英接手问题后,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存在的难题,对照环评标准,与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交流项目改造意见,引导企业强化服务理念,“既然想解决问题,就要下大力气加快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同时,朱建英积极与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请专家多次亲临项目现场督导,确保整改达到环评要求;另一方面,她积极帮助企业对接环评办理手续,促进项目验收评估。

  经过3个月的努力,项目环评报告获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日常运行和环保措施也纳入规范监管中,此举既解决了企业“老大难”问题,也提升了公交场站项目环保工作水平。

   拓展服务外延主动为企业招商“牵线搭桥”

  朱建英常说,“服务企业,要真正想企业所需、急企业所急,就要把问题解决到企业‘心坎上’。”

  2019年7月,国企服务队走访威海北洋集团光电公司,企业负责人为服务队成员们介绍公司的光纤传感、射频识别、大数据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这是光电公司自主研发的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

  谈到具体应用情况时,公司负责人略带惋惜,他们虽拥有领先的安防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拥有面向全国提供光纤温度、应力、周界等系列产品,并可以针对电力电网、港口、石油石化、机场、隧道等众多行业提供合适的细分产品与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但目前市场拓展并不顺利,大多市场领域依然“乏人问津”。

  “例如,当前国家的铁路安防系统仍然是靠人为巡逻的方式,如果能用到我们的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就相当于在铁路沿线搭建起一层牢固的‘智能防护网’,运用技术监测的方式实现铁路安防的最大效果。”企业负责人谈到。产品虽然前景好,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因为缺少与铁路公司的合作渠道,产品销售市场迟迟打不开。

  多数时候,国企服务队扮演了牵线搭桥的角色,成为企业与行政部门、社会资源之间深化服务、情感沟通、业务合作的一种重要纽带。

  “既然企业需要合作伙伴,我们不仅仅是牵线搭桥,更要促成合作,达到双赢目的。”朱建英尝试联系了某铁路局技术信息公司,主动介绍光电公司产品。令人惊喜的是,该公司对光电公司产品非常感兴趣。在朱建英的引荐协调下,该公司2次派员来威海进行业务对接,光电公司也派员赴该公司实地考察,双方找到了业务合作的切入点。

  2019年11月,两家公司着手在铁路安防等技术产品上开展合作,北洋集团就该公司的物流园区周界安防、站内配电柜监测、铁路沿线试验段项目提出合作方案。目前,项目已经进入研发阶段,双方合作稳步推进。

  不仅仅局限于服务三家国有企业,朱建英对民营企业也同样热心。2019年8月,朱建英收到了戎威远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送来的一封感谢信。信上写道:“我们能顺利进入威海市场,与威海迪尚集团物流业务的成功合作,得益于山东威海国企高质量发展服务队朱建英同志鼎力相助,领路牵线;得益于服务队为企业纾难解困至诚服务的精神……”

  戎威远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位于上海,服务辐射中国沿海沿江大小港口至世界各国的海运、空运等服务。2018年12月,公司了解到威海迪尚集团的服务加工业务遍布东南亚,正好缺少在缅甸清关、缅甸国内物流及加工再出口的优质物流供应商,因此有与迪尚集团合作的意向。

  “他们通过山东省驻威服务二队介绍联系到我,既然企业找到我,我肯定要尽力服务。”朱建英热心地说,这对迪尚集团也是好事儿,多了一个优质物流供应商的选择,说不定能解决迪尚集团投资建设的缅甸工业园的物流供应问题。

  幸运的是,企业双方经过半年的论证,戎威远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服务理念获得了迪尚集团的认可,最终通过招标顺利签约。

  如今,两家企业合作愈发稳定,并保持强劲势头。目前,双方合作55批次,集装箱量达125TEU,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从为企业服务不知从哪开始、千头万绪,到梳理问题、分析对策,逐个化解矛盾;从原来对企业工作不了解,到现在对企业产品讲解信手拈来;与企业负责人更是从不熟悉,到如今,企业一有难处,就会主动找到国企服务队的成员们……

  对于朱建英同志两年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工作,市检察院检察长王锡友评价说:“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为三家市属国有企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受到企业和上级的好评和嘉奖,这种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值得每一名同志学习。”

[责任编辑:何慧敏]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