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帮企业追回了270多万元应收款
“打了7场官司,一审、二审都败诉了,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你们帮我们追回了270多万元应收款!”11月12日,上海市青浦区某镇工业城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镇工业城公司)负责人来到该区检察院,从检察官手中领回一张270多万元的支票后感慨地说。
今年4月,青浦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称本区某镇工业城公司总经理沈某伙同浙江省嘉善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朱某,将公司270万元公款贪污,该院经过初查,决定立案侦查。
经查,2003年3月某镇工业城公司为招商引资,在嘉善设立两家贸易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验资、注册等一揽子服务。其间,总经理沈某经人介绍,认识了嘉善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朱某。2004年7月,朱某向沈某提出,其母亲经营的一家公司资金暂时短缺,需要临时周转一下,请沈某帮忙。沈某擅自指示本公司会计将公司50万元资金转入朱某母亲公司的账户,至案发尚有30万元未归还。5月20日,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决定逮捕沈某,目前案件已移送审查起诉。
30万元已经查清,还差240万元,这笔资金流向哪里了?镇工业城公司称,2004年8月,为了拓展嘉善地区的招商业务,该公司口头委托朱某帮助公司从事取现验资业务,并将两家贸易公司的财务及法人公章、支票等交由朱某保管。所谓取现验资业务,就是由朱某从镇工业城公司在嘉善注册的两家贸易公司取出现金,替注册公司验资,然后再将资金汇回贸易公司账户,每笔验资款至少50万元以上,每月结账。
3个月后,镇工业城公司发现还有240万元验资款没有回笼,怀疑朱某私自转走了。该公司一直与朱某交涉,要求其速回笼验资款,未果。2006年6月,该公司作为原告提出民事诉讼,要求被告朱某归还欠款240万元。因证据不足,该公司先后打了7场民事官司,均败诉。
侦查干警研判线索后认为,朱某掌握镇工业城公司现金流动权,巨额资金去向不明,且朱某名下有多套房产,与其实际收入不符,于是增派经验丰富的干警深入侦查。朱某对调查工作极不配合,多次拒绝在笔录上签字,声称:“欠与不欠,欠多少,我不清楚。你们只要把账拿出来跟我对,对出来的账,我就认。”侦查干警决定以该公司在嘉善设立的两家贸易公司1880万元验资款的走向为线索,顺藤摸瓜,查找240万元验资款的去向。
当时正值炎炎酷暑,侦查干警顶着烈日在嘉善市和青浦区往返奔波,先后调查数十家公司,查找十余家银行中的朱某、沈某等相关人员的账户明细。因案件发生在10年前,当时嘉善银行系统的账户信息没有入互联网,侦查干警从银行仓库中调出朱某等人的纸质个人账户信息,从上千笔资金流转中查找疑点。经过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最终锁定了7笔嫌疑资金,且7笔资金均是朱某转走的,有的转入朱某母亲经营的公司账户,有的转入了朱某的个人账户。
10月25日,朱某被逮捕。朱某如实供述了在帮助两家贸易公司从事验资业务中,利用职务之便侵占240万元验资款的犯罪事实。在家属的帮助下,朱某将伙同沈某挪用的30万元公款和利用职务之便侵占的240万元验资款如数归还。11月6日,此案移送审查起诉。
(韦贵莲)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