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高检院和省院科技强检的号召,加强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适应修改后刑诉法对侦查工作新的要求,我们适时引进了心理跟踪分析仪(下称侦讯系统)。经过在案件侦办中的实际应用和磨炼,操作日趋娴熟,运用逐步流畅,效果日益显现,取得了较好的办案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侦讯系统的使用情况作一梳理和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一、侦讯系统概况
侦查一线配备、使用侦查讯问系统,究竟能否在实战中发挥作用,解决问题?这就得从侦讯系统的原理说起。侦讯系统是为了适应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案件的需要而研发的一款心理跟踪分析仪器。它的使用原理与测谎仪基本一致,都是利用人在被测时身体生物电的反映状况来判断被测人是否存在说谎情况。但是相对于测谎系统复杂的操作而言,侦讯系统的使用更加便捷和易于操作,且对于测试环境要求较低,不仅对正常讯问无妨碍,还由于与讯问同步进行,被测人一心不能二用,无法有效干扰测试结果,这样在讯问不间断进行的过程中最容易捕捉到被讯问人的真实信息。
侦讯系统还克服了测谎系统只能对疑问点进行测试的限制,更多的侧重于面,如果说测谎系统是测点的话,那侦讯系统就是测面,就是撒网,通过筛选被测试人的敏感点,给讯问人开展讯问提供信息来源,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判断被测人是否在相关问题上说谎。
在实际使用中,它能够克服检察机关掌握线索不多的弊端,填补了讯问技术手段匮乏的空白。通过被测试人对被讯问的问题产生的身体应激反应直接筛选出被测试人的敏感点,使得被测试人在讯问中自己将问题暴露出来,为办案人员提供侦查方向。虽然很多敏感点和案件并不相关,但可以作为谈话素材,结合初查情况,使被测试人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逐步信任仪器、重视仪器,从而进一步激发有关案件事实的敏感点的出现。因此侦讯系统能满足反贪一线的讯问需要。
二、侦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机制
1、沟通机制。由于人新,对技术层面的把握上,无论是操作的熟练程度还是对原理的认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由于物新,对侦讯系统的效能,无论是领导还是办案人员都还存在疑惑。因此我们采用边实践边摸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及时与研发单位沟通交流,对捕捉的信息及时分析,对取得的经验及时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侦讯系统运用的娴熟程度相对于启用时已有了较大的改善。
2、协作机制。我们明确职能,将侦讯系统从技术部门分离,指定反贪局一线侦查人员专门管理和使用侦讯系统,注重与检察技术人员沟通协作,及时反馈使用情况。在侦讯系统管理人参办案件中,由侦讯系统管理人对讯问人进行使用上的指导,更好的发挥侦讯系统在实际办案中的作用。
3、配合机制。我们还根据侦讯系统和测谎系统的特点,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充分利用侦讯系统“撒网”和测谎系统“抓点”的不同特点,互相补充、互相验证,共同服务案件办理。
三、 侦讯系统的积极效果和经验做法
自侦查系统开始使用以外,我们逐渐改变质疑的态度,重视侦讯系统的合理使用。特别是在讯问初始阶段,广泛的采用侦讯系统,改变了办案人员受困于掌握信息匮乏的窘境,为案件突破打开了一扇窗口。截止6月底我市针对全市8起受贿案件、10余人进行了测试,在初查的基础上,被测人又供述多起新的不掌握的受贿事实,且被测人范围从开始的受贿人到后来的行贿人,被测对象也在不断的扩展。
在实际应用中,侦讯系统给我们案件突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扩大战果方面。在掌握线索不多的情况下,根据被测人“主动谈的问题”,我们办案人员可以有选择的进行讯问,迅速突破。我市洪泽县院办理的一起行贿案件中,行贿人张某在检察机关不掌握的前提下,被仪器筛选出其给供电公司项目负责人送钱的敏感点,在讯问人员的突破下,张某无力抵赖,最终承认向负责人行贿5万元钱的犯罪事实。二是证实判断、坚定办案人员信心。在讯问进入停滞的状态下,办案人员会对初查情况产生疑问,动摇信心,而通过仪器不断的筛选出被测人的敏感点,能够坚定办案人员信心,证实办案人员对案件的判断,同时也能够将一些不确凿的线索排除,节省办案资源。三是持续不断的打击被测试人心理防线,快速突破案件。根据仪器筛选出的问题,不断的对被测试人进行讯问,由于敏感点本就是被测试人所担心被问到的,在不断冲击下,被测试人心理易崩溃。我市盱眙县院办理的刘某行贿案件,在筛选出的敏感点上不断的对刘某进行提问,有的敏感点甚至与案件无关,在较短的时间内,刘某心理几近崩溃,迅速承认了行贿30万元的犯罪事实。
虽然使用侦讯系统时间较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做法,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程使用。我们将侦讯系统全程运用于讯问当中,将讯问和侦讯系统紧密结合,在突破案件时对被测试人起到震慑作用,保证在讯问过程中全程给予被测试人压力,以求被测试人能够诚实的全神贯注的回答讯问人员的提问,从而加剧被测人的心理“疲劳度”,击垮被测试人的心理防线,这样大大缩短了被讯问人抵抗相持的时间。经过每次讯问都全程使用后,进行数次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判断被测问题的准确性。2、配合使用。与讯问人员做好沟通工作,提示讯问人员在讯问中所需要注意的细节。侦讯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取决于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讯问人员结合初查的情况,将初查和筛选出的疑问点结合使用是目前较好的一种使用方法。同时,在测谎之前使用侦讯系统,将侦讯系统筛选出的点交给测谎系统去判断。3、区分使用。根据案件情况,被测试人的心理特征、身体状况,选择是否进行测试。如进行测试,选择是否进行测前、后谈话,以及谈话的方式。4、选择性使用。侦讯系统只是仪器,是为办案服务,不能迷信侦讯系统,在不能确定结果的前提下,运用侦讯系统与被测人打心理战。
四、侦讯系统存在问题
1、准确度难以把握。侦讯系统将被测人的敏感点筛选出来,有的经办案人员查证属实,但是更多的敏感点由于无力去查证,即使是正确的,也无法证实,所以在筛选出来的准确度上把握比较困难。
2、系统本身还不完善。由于是才研发的系统,虽然经过不断的改善,但是在某些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筛选问题数量等技术问题仍然需要和研发单位去沟通。在今后的使用的,依旧可能产生新的问题。
3、对被测人身体状况要求严格。与测谎一样,侦讯系统需要被测试人具备较好的身体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状况,但是在多次测试后,被测人出现身体疲劳后,体能不支会影响测试结果,且侦讯系统本身还会加剧被测人的心理“疲劳”,乃至形成身体上的“疲劳”。因此一定要掌握好测试的时机。
4、对讯问人讯问水平要求高。侦讯系统是根据讯问人员提出讯问的问题,被测人听到问题后产生的生物电所形成的心理生理参数进行判断,也就是被测试人对问题是否敏感。所以讯问人员能否问到被测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显得很重要。
5、“无赖”防线如何突破。针对易说谎人群,测试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实际运用中面临和测谎一样的困局,即虽然测出说谎点,但是被测人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坚不承认,无法突破。
6、专业队伍建设。侦讯系统使用虽然便捷,但是与任何技术一样,需要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而目前对侦讯系统使用人才的培养上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
五、需要注意和加强的环节
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根据侦讯系统的特点,要求在反贪一线办案人员中选拔,进行业务培训,以用带练,力求所有反贪一线办案人员都能熟练操作。
其次,提升与仪器结合的讯问水平。根据仪器的特点,在讯问过程中注意与仪器结合,适当的调整讯问习惯。
再次,保证被测人的身体健康。不要在被测人极度疲劳下进行测试,不仅会影响测试效果,还会动摇被测人对仪器的畏惧心理。
最后,不断的进行交流、总结。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办案人员不断的去摸索,去和研发单位去沟通协作,也有更多的使用方法需要办案人员去总结。
作者单位: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