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培训服务>>资讯

多措并举,做“活”检察宣传

时间:2023-11-07 10:44:00  作者:王小荣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检察院秉持“业务为本、故事为王、策划先行”的宣传理念,聚焦检察工作主责主业,厚植深耕检察文化,增强宣传意识、媒体素养,通过建立平台、丰富载体、打造品牌等一系列举措做“活”宣传工作,创作出多部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宣传作品,连续4年被检察日报社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4名检察干警被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

  建立新媒平台,集聚优秀人员

  2020年初,新组建的党组高度重视检察宣传,在全市率先成立第一家新媒体工作室,并组建新媒体团队。为避免宣传、业务两张皮问题,团队成员里吸纳不同部门的4名业务骨干和3名综合部门人员,成员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定期召开工作室会议,策划讨论新媒体作品,努力挖掘检察工作“富矿”,对涉及检察业务的宣传作品,由团队中的业务骨干审核把关,确保作品的高质量和严谨性。

  创新宣传模式,丰富宣传载体

  新媒体重在“新”,检察宣传务求“活”。为适应新时代公众的新需求,新媒体团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宣传模式,丰富呈现载体,经过深入探讨,为院微信公众号设计8个板块,即:工作动态、检察实务、析案说法、检察院线、宝塔春晖、法言法语、检说新语、检察故事。8大板块包括图文、视频、音频等诸多呈现形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从2015年起与延安融媒体中心合作创办的“检察院线”,已经播出第四季共达第76期,每期都由一线检察官走进直播间,以案说法,答疑解惑,受到广大听众朋友们的喜欢。2020年宝塔检察参与最高检与央视频联合主办的“走近一线检察官”直播节目,总播放量达135万。2021年制作的保护英烈权益公益诉讼微视频《南泥湾——检察官的夏日》,荣获“陕检电影节”微视频类一等奖。2023年创作的短视频《杨家岭的早晨》入选最高检法治副校长工作系列展播。

  突出特色亮点,打造文化品牌

  按照陕西省检察院提出的有进步、有站位、有品牌“三有”争创活动要求,宝塔检察院在工作中积极挖掘特色亮点,努力打造检察文化品牌。2018年“宝塔春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正式建成,工作室团队秉持“以法导正,用爱守护”工作理念,持续推进“专业化办案+社会化服务”。2021年启动 “宝塔春晖未成年人观护帮教项目”,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对辖区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全覆盖观护帮教,采用“1+1+1”模式,由“办案检察官+司法社工+社会志愿者”组成团队开展精准帮教。项目运行2年来,共计开展社会调查163人(次),精准帮教56名未成年人,该文化品牌微视频在全省进行展播,收到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推动整体工作向前发展。2022年“宝塔春晖”被评为首届陕西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

  落实普法责任,播撒法治种子

  宝塔区检察院现有22名法治副校长,关心关注校园法治建设、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宣讲强制报告制度是法治副校长的重要工作内容。2023年,应延安市人大代表建议,宝塔检察携手宝塔区教体局联合制作“宝塔春晖”系列普法短视频。普法视频以宝塔春晖未成年人工作室所办案例为主要素材,由一线检察官出镜讲案说法,围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新型毒品犯罪等青少年高发犯罪,聚焦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等社会热点事件,紧扣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综合履职工作,共计拍摄法治课堂12期,实现校园普法常态化、形式多样化、受众最大化、效果最优化的“四化”目标。为便于传播推广,顺应新媒体宣传潮流,普法视频还原案发现场,每期3分钟左右,并由教体局与宝塔检察“两微一端”平台联合推广,受众包括但不限于宝塔区所有中小学师生及家长,目前已经播放的5期法治课堂,受到广大师生、家长朋友们的高度肯定,检校合作,护佑成长。

[责任编辑:宗云芳]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