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影视中心>>资讯

电视剧《因法之名》诞生记

时间:2019-04-29 09:46:00  作者:王昊  新闻来源:最高检影视中心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2019年4月14日,由最高检影视中心、凤凰卫视影视剧制作中心等联合出品的45集电视连续剧《因法之名》在北京卫视及PP视频网站播出,引发社会热议,成为话题作品。截至2019年4月27日,该剧在没有任何前期宣传的情况下,《因法之名》已经从同档多部电视剧中脱颖而出,根据CSM- Huan智能收视系统显示,电视剧《因法之名》收视率达到1.068%,位列卫视频道收视率第一名。

  电视剧《因法之名》是由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编剧赵冬苓执笔,著名导演沈严担任总导演,刘海波、易军执导,著名演员李幼斌、李小冉、张丰毅、马晓伟、史兰芽、石天琦等主演。该剧是全国首部以平反冤假错案为主题的检察题材电视连续剧,用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反映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敢于担当勇纠冤案的生动司法实践。

  深耕内容,充分展示法治进步

  《因法之名》作为中国第一部反映平反冤假错案的电视连续剧,最高检影视中心从剧本创作起紧抓内容不放松,力争再次推出出一部高质量检察题材影视剧。为了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最高检影视中心多次协调导演、美术、服装、道具等摄制部门,在检察服装选择、检徽佩戴、申诉卷宗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确保检察专业性。安排导演刘海波携导演组等主创人员多次到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深入生活,与办案检察官就剧本内容进行交流探讨,最大限度还原真实、丰满的检察故事,为此剧顺利拍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坦言,该剧不仅体现了检察官刻苦奋进、立检为公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国从“有罪推定”到“疑罪从无”的司法进步,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敏感题材,需要超一流编剧

  一部优秀的作品,一定要有扎实的剧本做基础。为了创作一部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检察特色的作品,最高检影视中心同凤凰卫视影视剧制作中心经过多次沟通,确定以写“正剧”和“弘扬主旋律”见长的国内一线编剧赵冬苓执笔创作。

  电视剧《因法之名》来源于真实案件。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在创作时既要保持政治的正确性,又要保证剧本的真实和严谨性。为此,编剧赵冬苓坦言该剧是她近年来创作中最喜欢也是最花费心血的一部作品。创作初期,最高检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陪同赵冬苓到最高检深入检察生活,与一线检察官交流座谈,跟随检察官一起体验检察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在最高检原刑事申诉检察厅调研时,杜亚起检察官坦言道,“每个冤案的产生,当事人的子女往往受害很深,因为一般来说,他们的子女还小,这么小就遇到家庭变故,孩子的一生都会留下阴影,甚至就此毁掉。”正是杜亚起检察官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编剧赵冬苓,成为她构思剧本最主要的一个出发点,“一部电视剧,两代检察官,纠正三个错案”的故事得以成型。正是本着对剧本严谨的追求,光故事大纲赵冬苓就反复更改了十二稿,完成整个剧本耗时一年之久。

  赵冬苓,1953年10月出生,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籍贯山东乳山,中国内地作家、编剧。1992年,担任年代剧《大地缘》的编剧,该片是她个人首部担任编剧的作品。1993年,出版小说《悠悠情结》。1997年,凭借剧情电影《激情辩护》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2000年,出版小说《仗义执言》。2002年,担任爱情战争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编剧。2004年,凭借儿童电影《上学路上》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2009年,凭借战争剧《沂蒙》获得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2012年,凭借战争剧《中国地》入围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2013年12月2日,赵冬苓以2200万的编剧稿酬收入登“第8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2014年10月27日,担任编剧的近代传奇剧《红高粱》上星首播,她凭借该剧入围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2016年,担任都市剧《安居》的编剧。

  严格把关,保障作品优秀品质

  2016年9月28日,电视连续剧《因法之名》剧本研讨会在最高检机关召开。时任最高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少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梅茹,最高检原申诉厅厅长尹伊君,检察日报社社长、最高检影视中心主任李雪慧,凤凰卫视执行董事、常务副行政总裁崔强,编剧赵冬苓,导演沈严、刘海波等出席会议。

  研讨会上,大家对于该剧的定位、选材及创作方向给予了充分肯定,获得了最高检和业界的一致认可。时任最高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少峰强调,检察影视创作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并服务于检察实践,突出检察亮点,以优秀检察官为原型,以检察机关办理的真实案例为基础,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努力创作出更多体现检察特色、弘扬检察精神、塑造检察品格、展示检察风采的精品力作向伟大的时代作出艺术回应。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高度赞誉此剧,称“《因法之名》是第一次如此集中、鲜明地表现我国司法制度,是一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巨大进步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意义。”

  原最高检申诉厅厅长尹伊君认为,“希望能够写出检察官面对疑难复杂的案情勇于纠错、善于纠错的精神,检察官办案会面对很多来自社会、来自上层的阻力,这是区别于公安系统的。”

  凤凰卫视执行董事、常务副行政总裁崔强称“我个人认为整个剧本从结构到人物性格、细节都很到位,反派、小人物的部分也很精彩。”

  导演沈严表示,“自己以前创作的题材大多是生活层面的,这是第一次接触到社会层面。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题材是与公安相关的,但是检察题材的内容大家都不太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检察院是干嘛的,检察官是干嘛的,让大家了解这些法律的镜子。”

  沈严,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男导演。2004年,执导个人第一部家庭爱情剧《中国式离婚》,获得了第5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导演奖。2006年,拍摄爱情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2010年,执导都市剧《手机》。2013年,执导都市爱情剧《辣妈正传》,该剧获得第9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优秀中国电视剧奖”。2015年,执导都市情感剧《中国式关系》。2016年,执导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2017年,执导古装剧《凰权·弈天下》。2017年6月16日,沈严凭借电视剧《中国式关系》荣获2017年第23届上海电视节最佳导演奖。

  刘海波,1975年4月21日出生于吉林省,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1年,执导个人首部电视剧《四大名捕斗将军》。2004年,执导古装武侠剧《四大名捕会京师》。2010年,执导革命剧《红七军》。2013年,执导都市爱情剧《辣妈正传》。2016年,凭借当代都市剧《中国式关系》获得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2017年,执导的古装剧《天盛长歌》,同年执导现实题材剧《因法之名》,12月执导民国剧《南烟斋笔录》。

  精心制作,以精品奉献人民

  2016年10月27日,电视剧《因法之名》在无锡开机。摄制过程中,鉴于剧情涉及检察、公安和法院等司法工作,为确保作品质量和内容真实性,最高检影视中心扎实推进,精心制作,得到了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和无锡市人民检察院的大力支持,让该剧顺利拍摄提供有力保障。摄制过程中,最高检影视中心与多方沟通,协调无锡市人民检察院、无锡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无锡市法院等机关就剧本司法问题进行了磋商,后者在拍摄内容、法言法语、拍摄场景等方面给予支持、把关,并派专人进驻剧组进行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拍摄内容的精彩度。

  拍摄过程中,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本着对该剧负责的态度,付出了大量心血。表演科班出身的刘海波导演,为了拍摄效果,给演员讲戏对词时,经常亲自上阵示范;为了拍摄出精彩的画面,亲自指挥把控每一个细节,从画面构图到道具口罩、蜡烛型号等,都提出明确要求,精益求精。扮演“陈谦和”的著名演员马少骅在拍摄“陈谦和案发现场勘验”时,无锡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派专人赴现场进行指导,并亲自示范,在指纹提取、勘验规范、勘验设备等提供了大量专业性帮助。而马少骅为了这场戏,更是提前几天就开始揣摩人物,更是多次到无锡市刑警支队刑科所取经,并跟随技侦人员深入一线办案现场,从勘测着装、勘测方法等多个方面实地观察学习,最大限度还原了真实的勘测过程。值得一提的是,监狱拍摄过程中,为了拍摄效果和人员安全,监狱方从人员数量、设备器材、摄制内容等多个环节对摄制组提出明确要求,并在拍摄开始前再次对摄制人员进行明确指导,真实感人的“许志逸监狱服刑场面”才得以呈现。

  2017年1月4日,电视剧《因法之名》在无锡召开媒体见面会,最高检影视中心副主任彭诚、凤凰卫视执行董事、常务副行政总裁崔强等出席见面会,导演刘海波,编剧赵冬苓携主演李幼斌、张丰毅、李小冉等在见面会畅谈拍摄心得与感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李幼斌指出,“葛大杰这个人物到最后有了一个较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反映了我们的司法理念变革,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并期望“希望当这部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观众首先能从故事上喜欢这部戏,另外希望它能够引起观众在司法改革方面的思考,希望观众通过这部戏能感受到国家法治的进步。” ;李小冉表示,“检察官这个角色是自己之前从未挑战过的,是一个有趣的体验。”同时,和李幼斌、张丰毅两位男神戏中搭档,李小冉表示很荣幸,称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剧中“陈硕”的扮演者王骁认为“陈硕为人处世都是很圆滑的,他对每个人都不一样,对他的当事人啊、同事啊、老板啊,每一个人都有一套不同的方式。看似不正经,但其实这一点是很真实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

  优秀作品,来自主管部门的关怀

  2017年1月底,经过各方努力,电视剧《因法之名》历时3个月拍摄完成,进入到后期制作。2017年中,为了力求将最好的内容呈献给大家,最高检影视中心会同《因法之名》导演和主创对该剧进行了多次修改,提交最高检政治部宣传部进行审看。最高检政治部宣传部和原刑事申诉检察厅组织专人进行审看,从专业和政治上进行把关,于2017年9月11日通过后提交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进行审核。

  2018年1月25日,最高检影视中心收到广电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关于《因法之名》审查意见,并按照要求第一时间送公安部宣传局审看。公安部宣传局收到该剧后高度重视,从公安角度出发,在专业性上提出了宝贵意见,并第一时间反馈给最高检影视中心。最高检影视中心协调凤凰卫视影视剧制作中心和导演等主创一起研究修改方案,严格把关,特别是对于公安人员的行为方式、破案程序、规范用语等细节认真把关,确保每一条审查意见修改到位,并于2018年5月29日通过了公安部宣传局审核。2018年8月13日,在广电总局为电视剧《因法之名》颁发电视剧发行许可证。

  审查期间,最高检影视中心始终秉承“立足检察,面向社会”的要求,内容上既要在专业性上一丝不苟,又要符合时代要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检察影视作品。最终经过各方努力,层层把关,严格审查,2019年4月14日,45集电视连续剧《因法之名》在北京卫视及PP视频网站与观众见面。

[责任编辑:齐梦晗]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