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首页看点

马英九执政百日 真像陈水扁当年

时间:2008-08-04 17:46:00  作者: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中国时报》今日刊发社论说,为了摆脱蓝绿缠斗的恶性循环,马英九上任后一直努力维系“全民总统”的定位,他在内部的劝进下坚持不兼党主席,也在“内阁”重要人事布局、乃至“考、监两院”委员的提名上,努力展现某种政治高度,他甚至在政绩饱受抨击之际,从不藉机牵拖前朝的失政,这些努力虽说大家都看得到,但真正的考验还是在于这种坚持究竟能挺多久?这不仅对马英九是一次严苛的考验,对台湾政治,何尝不也是一次严苛的考验?

  社论说,其实谁都看得出来,马英九对“全民总统”的自我定位,不要说在野党不领情,在执政党内部也未得到任何掌声,甚至还领受不少嘘声及扯后腿。他布局赖幸媛接掌“陆委会”,当然有超越党派的寓意,但却先后沦为蓝绿驳火与挞伐的焦点,他刻意想在“考、监两院”的提名人事上展现高度,却硬是栽在自己党内同志的反弹上。换言之,尽管马英九衷心想跳出蓝绿二元对立的困局,期望打开中间力量活动的空间,却还是面临被两端挤压,甚至是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

  很反讽的是,这种困境上一任的陈水扁也整套经历过。陈水扁八年前甫上任之际,不仅积极标榜要做“全民总统”,甚至还筹组“全民政府”,除提名前“国防部长”唐飞担任“阁揆”,也陆续延揽多位蓝营重量级人士“入阁”,并请出李远哲出任“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推动小组召集人,期盼整合朝野分歧。事后结果怎么样姑且不论,最起码陈水扁原始初衷,还是希望能成就“全民总统”的。

  社论谓,事后的发展大家也都知道,这波“世纪首航”走得非常辛苦,“唐内阁”的寿命一年都不满,核四停建案的宣布,几乎同步摧毁了扁连会所营造的和解氛围,之后这个僵局几乎就没解过,二○○四年两颗子弹的效应,让这种对立更形深化,陈水扁甚至一度寻求与宋楚瑜合作以促成另类和解,终究还是在内部压力下无疾而终。待执政后期陆续爆出弊案之际,扁政府几乎就是以扩大蓝绿对立来维持动能了。那时节的陈水扁,宛如深绿版块的教主,不断操纵最敏感的议题来激化朝野对立,这段期间所烙下的伤痕,不讳言说到此刻都未完全平复。

  社论指,如今马英九同样选择以“全民总统”自许,也同样承受来自两大阵营的抵制与挤压,挺不挺得过去,才两个月当然很难评断,但马英九较之陈水扁,还是占了几项优势:

  首先陈水扁终其八年都处在“朝小野大”的劣势中,在“行政”“立法”持续对峙僵局下,和解之途难上加难,这点最起码是马英九不必面对的;

  其次,国民党在意识形态的弹性上还是较民进党宽松,至少国民党不至动辄祭出“神主牌”,去凌驾政策的选择;

  第三,目前“行政院”的核心团队泰半皆技术官僚出身,这些官员在与基层民众沟通上或许予人“隔一层”的感觉,但至少可以确定他们不会动辄就上纲到意识形态的层次,也不会动不动就将议题“政治化”。

  社论又说,二次政党轮替后截至目前为止的若干政治纷扰,除民进党一开始发动奇袭的“绿卡议题”还带些意识形态色彩外,这几个月来从油价调涨、扩大内需、赋税改革、台风预报,到最近治水方案等,几乎所有争议都只限于政策方案的抉择,而非意识形态上的争执,若干敏感的议题,如台日联合号撞船事件,如两岸有关奥运“中华台北”称呼等,也都在务实面对下未将事端扩大,这种风格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野党的制衡操作,最近几波从油价、退税到治水等议题,民进党团一路以小搏大,制衡战力的极致发挥,打得国民党简直可说是疲于奔命,这种集中公共政策的朝野互动模式,其实也正是我们期待见到的模式。

  也可以说,未来决定马英九能否成就其“全民总统”定位的主要因素,并不全在民进党的抵制,更多还在于国民党是否愿意调整,国民党内部若还有许多人不愿走出昔日蓝绿对抗的窠臼,那马英九对“全民总统”的自我期许还能坚持多久,就真的很难说了。

[责任编辑:zywfq]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