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天坛外面,居民搭建的民房紧邻着坛墙,而这种民房在天坛周围还有很多。本报记者 郭超 摄
天坛作为重要文物建筑,在中轴线申遗中具有重要意义。
昨日记者了解到,天坛核心文保规划已经得到文保单位的审批,其中涉及风貌保护、古建维护等内容。
由于天坛传承了祭祀文化,在世界非物质遗产的申报中占有重要作用,但遗迹的不完整性,依然是困扰“申遗”的重要问题,因此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委责成天坛做此文保规划。
规划提出,保证天坛外墙完整性,疏解坛墙周边老旧小区,以减少居住密度对坛墙的影响。昨日记者未从北京市住建委和规划委得到回应。
私搭乱建阻碍坛墙修复
昨天上午,天坛墙边的居民依然平静地生活在老房子中。没有听到搬迁消息,也没有见到规划人员。“我以为你是拆迁办的呢。” 天坛东市场社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对记者说,好几年都没见过拆迁办的人到这里来了。
据了解,2005年底天坛北门西侧开始拆迁,原居民1000多户,现在剩下几十户。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拆迁是城中村改造,也为了天坛申遗。居委会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解决居住区与文保区的冲突,“毕竟谁都愿意住的条件好,希望打小就逛的天坛干净。”
天坛公园副园长于辉说,多年来针对天坛坛墙的修复没有停止过,坛墙是天坛地理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坛墙外面私搭乱建现象较多,修复存在阻力。于辉说,地权问题和资金问题,也是困扰天坛风貌恢复的主要问题,恢复“古坛神韵”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
历史展陈将移出古建
据了解,此次规划分为短、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将恢复多种祭祀礼仪表演,天坛还考虑将历史展陈外移,不集中在古建中;远期的规划,天坛希望区域面积能恢复到建坛初期的380多公顷。
“天坛申遗成功后,坛域面积还增加了。”于辉介绍,2000年前后,天坛从180公顷恢复到现在的200公顷左右。拆除了园内千余平米商业门店,腾退了花木公司、中山花圃、北京园林学校等单位,但还有70公顷面积没有收回,其中包括坛墙周边的民房、天坛医院、口腔医院等。
按照东城区未来总体发展规划,将加强整体风貌保护,恢复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东城区区委书记杨柳荫在今年东城区两会上也表示,将启动南中轴申遗,钟鼓楼、天坛周边将整体外迁。目前这个计划已经列入重点工作,争取今年或明年完成。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