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文化频道>>连载>>审狼

审狼(四)

时间:2009-03-04 16:26:00  作者:关源岭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在这个时候,隐隐约约听到法庭大门外边有争吵之声,—些听觉极为灵敏的记者从旁听席上已离座转过身去,提着采访工具猫着腰就要出去。

  审判长的心里并非不清楚,用人类的法律对人以外的嫌犯活体,公开按程序依法审理,还真有点棘手。

  当时他就不赞成公安局、检察院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标新立异之人,非要把这畜生弄进法庭。不过若不如此,公、检方面提出的一些问题,也确是些头痛的环节。传说该狼能和欧阳桃用表情及肢体语言交流,这些天方夜谭式的流言飞语,必须从法律的角度以正视听。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主犯犯罪的动因和量刑的砝码:是野生动物本能肇事?还是背后有意识地人为指使犯罪?假若这团乱线的线头还没理出之前,就听从有关领导的旨意秘密地以某种借口把老狼干掉,虽然被害人的亲属会高兴,但检察院必然会抗诉。

  想到此,审判长幽默而狡黠地说道:“律师先生,那就请你为你铁笼中的被告者代劳吧!”

  “被告———狼犯———姓———名?”虽然明知亦要故问,这是法庭的行规。

  “教———授!”被告辩护律师肯定地回答,“中文名字。”

  法庭内一些青年人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终于没笑出声来。

  “我反对!”女检察官几乎要跳起来,因为年轻气盛而显得有些激动不已。

  这是她政法大学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主持公诉的第一起案件。

  “一条害人的老狼,居然在这样神圣的法庭上,盗用人类的名字恶意称谓,更有甚者竟冠以‘教授’的名衔,严重地侵犯亵渎了知识分子,有意戏弄法庭,我提请审判长驳回这种荒唐的杜撰!”她言词犀利、激烈。

  这位年方24岁的女检察官孟梨,绝非等闲之辈。据说她从小被大山里姓孟的药农收养,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她的亲生父母是谁。20岁那年考上了京城一所政法大学,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从该校毕业。她在检察院还是刚刚获得检察官资格,但工作一丝不苟,一身正气,边工作边“读研”,算得上是一个好姑娘、好同志。

  “我为之辩护的被告,并不是一条害人的恶狼,”老律师镇定地回敬道,“恰恰相反!”

  “本案就是例证!”孟梨言词尖锐地反驳道,“难道咬穿一个人的喉咙还不够吗?!难道再咬死一个人才能称之为害人吗?!竟还蛊惑人心地美其名曰‘教授’!”

  “我代理的被告狼是否真正地危害了人类,是否真正咬死了他人,自有法庭公断。”老律师并不火急和恼怒,用平和的口气继续说道,“既然检察官非要计较狼的‘教授’称谓,我不得不在这里占用法庭一点宝贵的时间,简短地交代一下……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也是很多山民朋友都知道的事实。

  “一天,一位姓郎的林业老专家从省城远道来到我们大山里,他是一所大学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是专门研究竹子的。当他看到山里大片大片的竹林莫名其妙地不断死亡,在这里生息繁衍以竹子为主食的大熊猫纷纷死去,感到非常痛心。经实地考察,发现都是野猪惹的祸,成群结队的野猪一到深更半夜就跑到竹林拱吃竹笋。野猪是国家明令禁止猎杀的,老教授就燃放鞭炮来吓唬野猪。开始还挺奏效,时间一长,野猪就不害怕了。

  “一天深夜,老教授打着手电燃放鞭炮,这下惹怒了野猪们,几十头满嘴獠牙的大野猪,把老教授围了起来。在这关键时刻,跑来了一头狼,就是这头囚在铁笼里的老狼,它怒吼着打退了野猪。听山民朋友讲,野猪怕狼不怕虎,以后野猪们再也没敢来毁过这里的竹林。再后来这头善解人意的狼儿不断来看望老教授,和老教授成了朋友。

  “其实这位老教授是拖着病体来到这深山老林,要把生命的最后时光贡献给他所热爱的竹林……不久,他就病逝在这片竹林里。临终之时,狼儿也在他的身边,老教授有气无力地向山民朋友们嘱咐道:‘我和这狼儿有缘分啊……他救了我一命,让我多活了一年时间……我姓郎,和狼儿同音,你们以后就叫狼儿为狼教授吧,我在九泉之下高兴啊……”

  说着老律师眼含热泪从文件袋中掏出那本陈旧的教授证书,向法庭和众人展示。

  正在这个时候,隐隐约约听到法庭大门外边有争吵之声,一些听觉极为灵敏的记者从旁听席上已离座转过身去,提着采访工具猫着腰就要出去。

  一位法庭工作人员,悄悄走到审判长的旁边耳语一番,审判长顿时脸色大变,眼神变得有些惶恐不安起来,马上命令那位工作人员:“千万不能让他们进来,快、快驱散!”

  原来是市郊一所乡镇学校的一些男女教师,来到法庭门口举着白底黑字的大幅标语,上写着:“不能让孔阳的悲剧重演!”

[责任编辑:zywsyy]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