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直播间
学生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形式的陷阱、骗局 ↓↓↓
1.网络“刷单”
不法分子在社交网络、QQ群、微信群发布“高酬劳”“高佣金”的兼职招聘信息或张贴小广告,以“敲敲键盘就能赚钱”诱惑学生应聘。
2.网络犯罪“帮手”
网络诈骗、赌博等公司以“高酬劳”吸引学生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3.传销陷阱
传销公司以“高回扣”为诱饵,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并交纳一定的钱款,让学生去欺骗自己的亲友,并发展下线。
4.合同漏洞
用人单位以工作时间短为由,拒绝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部分中介组织在收取高额中介费后却不履行合同,骗取中介费。
如何应对?检察官教你四招 ↓↓↓
1.开口要交钱——不去!
要求入职前预先交纳保证金、押金、体检费、培训费等费用的工作岗位,多为骗子公司的圈套。
2.高佣金高报酬——冷静!
天上不会掉馅饼,难度不大、收入可观的工作,很可能就是陷阱哦。
3.足不出户挣大钱——警惕!
遇到网上刷单、平台点赞、APP推广适用、帮助网络转账等工作,一点要擦亮眼睛,绝不能让自己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帮凶”。
4.发现违法犯罪——报警!
遇到上述情况,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应当第一时间报警。
策划:曹烨琼 赵楚榕
来源:福建省福安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视频:韩云峰 李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