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新媒体矩阵>>新媒体行专题>>南沙行>>网友走进检察院

检察新媒体南沙一日行有感

时间:2016-10-08 16:13:00  作者:张旭岑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九月,收获的季节。受好友冷月之邀,正在广东警官学院进行律师执业培训的我,毅然递上假条,参团检察新媒体南沙行,带着期望和兴奋一睹南沙检察风采。

  由于时间关系,错过第一天的精彩活动,略有遗憾。然而,当见到冷月检察官、检察网红胡兮兮、各地知名检察官和律师等一众新老朋友,各种遗憾随即一扫而光。在我眼里,南沙检察有些神秘,曾三过大门而未入,只见这仅有一层铁皮屋的检察院稳守着中国南大门和自贸区,好奇其内到底有何乾坤;有些亲切,作为一名前检察官,老东家东莞二区检和南沙检察仅一桥之隔,隔海相望,血肉相连;更有些惺惺相惜,遥想起当年二区检成立之初也是蜗居在破旧修车厂大楼内办公,那是一段艰苦奋斗的蹉跎岁月,但也磨砺了检察人坚强刚毅的意志。

  一路上,冷月同志全程陪同,侃侃而谈,介绍着南沙检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上午,从活动内容、行程安排、会议筹备等细节可以感受到主办方对这次活动的重视,也体现了南沙检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

  第一,敢于创新,勇立潮头。南沙自由贸易实验区在2015年4月挂牌成立,南沙检察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为自贸区的开发建设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司法措施,出台《关于服务保障南沙自贸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设立自贸区检察室、成立自贸区刑事案件检察组,为自贸区发展保驾护航。此外,“暂缓起诉”机制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认罪协商”机制做好了案件“繁简分流”的加减法,真正做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两项创新机制走在全国检察机关的前列,这和南沙检察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息息相关。

  第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揭开南沙检察的神秘面纱,这仅有一层的检察院恍如一位矮小的巨人,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有业务素质过硬的检察队伍,培养和吸引了一批优秀公诉人和侦查业务标兵,尤其法律监督工作成效显著;有2.0版南沙检察文化,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文化感召和认同,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干警心中;有“互联网+”战略品牌,“两微一端”推出了一批原创精品,吸粉无数;有“心理咨询室”、“情感宣泄室”、“沙盘治疗”等高大上的硬件配套,为未成年工作开展锦上添花。然而,更让人期待的是赵检讲话,他说,“我们还不是在最美的时候相遇,南沙检察正在走向最美,我们再见时一定会有更多惊喜”。

  第三,独具个性,活力四射。法律不是冷冰冰,而是有温度的,法律人也一样。领头人赵检粉丝众多,每年的新年贺词总是检察系统一道亮丽风景线;公诉科检察怪才冷月,广东省优秀公诉人比赛第一名,辩论狂人,微博大V,长期奋斗在检察媒体一线,在“奇葩”路上越走越远;未检科全国先进张科,第一次接触,睿智、博学、幽默,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在他们身上除了有检察官的理性,更有法律人的个性。检察官不应成为办案机器,和这样有趣的检察官打交道是一件幸事。我想,也正是这种个性点燃全院工作激情和活力,汇聚成南沙检察的独特魅力,谱写着南沙检察故事。

  下午,辩论的洪荒之力来袭,再次充当一回大众评委!“南检杯”广州六大高校大学生上演“奇葩说”,两次精彩绝伦夺宝赛,看老手吊打新手,导师奇袭选手,大学生PK检察官,有趣赛制掀起场火花四溅的头脑风暴。

  一天虽短,收获满满,期待和南检的下次相遇。

[责任编辑:zywyj]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