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学术频道>>每周之星>>代表作品

陈兴良教授代表作简介

时间:2008-06-14 11:02:00  作者: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1.《正当防卫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该书是陈兴良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充实和修琢而成的,也是他的第一本专著。该书的立论以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为依据,但不限于对法条的注释,而是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对正当防卫的本质进行论述,并运用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研究了防卫过当的犯罪构成问题,从而为追究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该书分析了大量案例,从案例的剖析中抽象出一般原则,案例分析与理论观点的阐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该书独具特色。


2.《共同犯罪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1995年再版


该书是陈兴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曾于1994年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力图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犯罪理论体系,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共同犯罪总论,研究了共同犯罪的定罪量刑的一般理论问题,下篇是共同犯罪各论,研究了与共同犯罪的定罪量刑相关的问题,包括共同犯罪与身份、共同犯罪与认识错误、共同犯罪与一罪数罪、共同犯罪与连累罪、共同犯罪与刑事诉讼等一些较为前沿性的理论问题,该书中都一一论及,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体现了作者浓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严谨、科学的学术品格。


3.《刑法哲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997年修订版,2000年修订第2版,2003年修订第3版


该书是陈兴良刑法哲学三部曲之一,该书曾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该书是一部以犯罪与刑罚及其罪刑关系为研究内容的学术专著,在对我国现行的刑法理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初步建构了一个以罪刑关系为中心的刑法理论体系。全书共分三篇:犯罪本体论、刑罚本体论和罪刑关系论。在该书中,作者分别提出了犯罪本质二元论、刑罚目的二元论和罪刑关系论等一系列全新的刑法命题,由此而开创了我国刑法哲学研究之先河。


4.《刑法的人性基础》 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1998年第2版


该书是陈兴良刑法哲学三部曲之二,曾于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以人性--理性与经验以及人的意志自由问题,作为一个理论视角,审视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建构起来的基本框架。作者提出人性的理性与经验二重性的原理,肯定人在存在论意义上的行为决定论和在价值论意义上的意志自由论。由此出发,该书分别考察了犯罪与刑罚、立法与司法的人性基础。该书以人性为切入点,对刑法进行了哲学的综合分析,其中包含大量哲学、法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等内容,使该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包含量和逻辑穿透力。该书结构对称、体系严谨,反映了作者孜孜追求的形式美,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


5.《刑法疏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该书以1997年刑法条文为线索,逐条对重点概念、关键用语、立法蕴含与罪名沿革,加以梳理,并提示条文主旨,对立法得失作出理论上的评判,便于对刑法条文内容的把握,对于正确学习与适用刑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将法条与法理融为一体、论据与论理冶为一炉,是作者在注释刑法学领域的代表作。


6.《刑法的价值构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该书是陈兴良刑法哲学三部曲之三,曾于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以价值为理论视角,审视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的基本理念,揭示两大学派之间在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这两种刑法机理上的对峙与冲突,并从社会本质论的角度,基于个体与整体的统一性,提出了刑法机理二元论的原理。由此出发,该书分别考察了刑法的三大价值目标,这就是刑法的公正性、刑法的谦抑性与刑法的人道性。之后,作者还对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这两大刑法基本原则进行了价值分析,是作者在刑法哲学研究领域一部具有理论广度与学术深度的力作。


7.《刑法的启蒙》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2003年修订版


该书是陈兴良的法学学术随笔著作,以散文式的手笔叙述了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史上十个著名学者的刑法思想,包括孟德斯鸠、贝卡里亚、边沁、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龙勃罗梭、菲利、加罗德洛、李斯特。该书文字优美,叙述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西方刑法思想史的启蒙之作。


8.《刑法适用总论》(上、下卷)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该书曾于2003年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该书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系统地梳理了刑法的基本理论问题。该书上卷以10个专题对犯罪论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反应了作者在犯罪论领域的研究成果。该书下卷以10个专题对刑罚论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反应了作者在刑罚论领域的研究成果。该书就每一专题而言,虽没有专著那么艰深,又不似教科书那么浅显,而是取专著与教科书两种体裁之长,深浅适宜,论述充分。


9.《本体刑法学》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该书曾于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该书作为一部理论刑法学的著作,不以法条为本位,而以法理为本位,从法条中剥离出法理,使法理独立于法条,对刑法法理加以体系性叙述,从而界定了刑法总论的知识范围。


10.《规范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该书作为一部规范刑法学的著作,它所阐述的是一种内在于法条,依附于法条的法理,法条所承载的规范在该书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该书从法条出发,并最终回归法条,对刑法规范进行了体系性叙述,从而建构起注释刑法学的教科书体系。
[责任编辑:zywgsx]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