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学术频道>>网友说法

明清诉讼中的“利益平衡”

时间:2009-10-22 16:54:00  作者:汪明涛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作者:汪明涛 

  博客地址:http://fyly.fyfz.cn 

  明清诉讼并不以律例为准据,“庶不与律例十分相背”一语,道出了律例仅仅作为一种宽泛的制约因素而存在。在历史上出现的“律例规避”案和“非必然因果关系”案表明,对争讼各方利益的均衡考量才是诉讼的根本准据。正是情理、律例与利益平衡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才造成了“依法审判”的假象。在“依法审判”之争的背后,凸显的是我们对西方法律和诉讼模式的执着。实际上,确定性的保障并非只能靠“依法审判”一途,明清诉讼正是在对利益平衡的追求中实现自身诉讼和法律的确定性。 

  中国古代的审判虽然不是依法审判,但也不是简单的人情司法,更不是毫无章法的随意而为。司法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持手段,必须要具有确定性。而明清社会乃至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表明,那里并不是一个无序的世界。只是,对中国传统司法的确定性,我们没有找到准确的表达。用“利益平衡”的概念似乎更为妥帖,不仅可以解释不依法审判的问题,也对情、理、法的关系作出了一些说明。 

[责任编辑:zywgsx]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