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学术频道>>最新视点

对突击调令,政府为何遮遮掩掩

时间:2010-05-25 14:28:00  作者:池墨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近日,湖南省耒阳市教育局一日签发167份调令,将大批农村教师调往市区学校任教,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虽然当地政府曾出“公函”解释说,这是一次正常的教师调动,但政府的“公函”并没有平息网民发出的质疑声。在纪委和检察机关的介入下,这起“调动门”事件背后的一些腐败案渐渐浮出水面。日前,涉及此事的耒阳市教育局局长王宗江已被衡阳市纪委“双规”,主管人事工作的副局长贺洪兴也因为在此次教师调动中涉嫌收受贿赂被衡阳市检察院决定逮捕(据5月24日《环球时报》)。 

  耒阳市教育局一日签发167份调令,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到底是否正常?其背后是不是隐藏着某些官员的腐败?有关方面经调查,果然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有关部门采取行动,迅速查明真相,值得称赞。当事官员受到查处,也是咎由自取。然而,让笔者不解的是,在这167份调令引起网友质疑的时候,耒阳市政府虽然“高度重视”,回应也“异常迅速”,然而,却是在“打圆场”,称此次教师调动“绝非单个事件,而是近年来我市统筹教育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慎重作出的决策,绝非河北武安式突击进人”。 

  然而,事实是什么呢?教育局长被“双规”,副局长被逮捕。“慎重决策”的背后竟然也有腐败,腐败真可谓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啊!这也让当地政府的回应变成了欲盖弥彰之举,成为笑柄。 

  当然,网民并没有买耒阳市政府的账,不但依旧对此事表示出强烈的质疑,而且各种举报信也纷纷寄往湖南省有关部门,引起了上级的重视,最终查出了两名涉嫌腐败的官员。由此可见,腐败难除,不是因为腐败分子多么狡猾,而是因为腐败分子得到了“权力的保护”。 

  面对网民对突击调令的质疑,当地政府为何遮遮掩掩?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这次调动,确实是该市“统筹教育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举措”,也可能是市政府经长时间酝酿,“慎重作出的决策”,但是却被腐败分子钻了空子。另一个原因是,当地政府为了政府形象,虽然明知这次调动中有腐败行为,但却视而不见,姑息养奸。或者,此事可能涉及其他政府官员。对于此次人事调动中是否存在腐败问题,政府回复没有作出说明,反而作出了“一时无法满足众多农村教师进城的要求,从而造成了一些矛盾,产生了一定影响,值得深思”的结论。可见,教育局两位正副局长的被查处,并非当地政府意愿!由此也让人产生怀疑,这起案件会不会是“窝案”呢? 

  近年来,突击调动频频发生,特别是一些临近离职的官员,更是上演了“最后的疯狂”!事实证明,一些突击调令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官员的腐败行为。假如每一次我们都能顺藤摸瓜,揪出背后的腐败分子,还会频频发生突击调动这样的怪事吗?

[责任编辑:zywyangxue]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