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学术频道>>最新视点

结合检察职能推动三项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时间:2010-06-13 09:10:00  作者:于世平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工作的重要任务。检察机关必须统一认识,突出重点,创新工作,确保三项重点工作在检察环节取得实效。 

  深化思想认识,把握工作特点 

  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是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注意把握“四个特点”。一是全局性。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对社会稳定形势的新认识和新概括,是从过去静态部署政法维稳的主要任务向动态推动政法工作的重要转变,不是政法机关的“专利”,其已成为党委和政府齐抓共管的一项重要工作。二是长期性。三项重点工作是政法机关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只要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就必须把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作为政法工作的重点。三是创新性。三项重点工作特别是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把依法履行职责与之有机结合起来,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具体方式可以遵循,要通过理性思考、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最终拿出一份合格答卷。四是广泛性。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责任最终要落到每一名检察干警肩上,特别是具有办案资格的检察官身上。因此,要特别注重教育引导全体检察干警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履行职责、廉洁公正执法。 

  明确基本要求,理清三者关系 

  社会矛盾化解是基础,社会管理创新是动力,公正廉洁执法是根本,三者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一)社会矛盾化解是重要任务。化解社会矛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检察机关既要重视妥善化解已有矛盾纠纷,又要防止在执法办案中产生新的矛盾,在保证案件依法正确处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社会管理创新是重要方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检察机关要始终立足职能发挥作用,既不能认为与己无关、被动应付,又不能脱离职责搞创新、乱服务。要主动参加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社会管理活动,探索设立检察工作室、开展农村“两委”巡查等有效形式,推动检察工作更好地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三)公正廉洁执法是重要保障。公正廉洁执法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注重客观公正,慎用执法权力。加强对自身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推行“阳光检察”,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确保检察权的正确干净行使。 

  开展司法调研,化解社会矛盾 

  要走出机关,深入社会,了解司法需求,改进自身工作,提高服务水平。(一)要紧紧围绕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开展司法调研服务活动,走进社区、村镇和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加强法制宣传,了解社情民意,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二)要了解和掌握社会矛盾的新特点,分析社会矛盾背后集中反映的各种利益冲突,探求产生矛盾的真正原因,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反腐倡廉等方面研究制定具体措施。(三)要注重发挥执法办案的基础作用,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要把执法办案工作向化解社会矛盾延伸,认真开展释法说理等工作,引导和帮助当事人化解积怨,最大限度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四)要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努力减少信访存量,控制信访增量。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主动了解有无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敏感、热点问题,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以调解、和解的方式处理民事申诉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避免矛盾的积累激化。(五)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作风文明。积极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采取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设立检察门户网站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立足检察职能,参与管理创新 

  要坚持把依法发挥职能作用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做到到位不越位、监督不代替。(一)要进一步拓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域方式。主动将检察职能向前延伸、向后延伸、向下延伸、向内延伸,加强对社会治安情况和稳定形势的研究把握,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强化社会管理、消除治安隐患的对策建议。要特别重视检察工作向基层延伸,通过在市区街道社区和农村基层村镇建立驻区检察工作室,促进社会管理,深化法律服务,积极开展农村“两委”巡查工作,监督和支持基层组织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二)要进一步形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合力。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立案侦查、侦查监督、提起公诉和诉讼监督等多项职能,具有工作环节较多的特点,容易出现部门和工作之间的脱节。要统筹抓好各项业务工作之间的衔接,建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机制,形成整体工作合力。特别是要完善服务基层机制,加大服务基层力度,发挥好基层作用。(三)要进一步加强检察工作与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的衔接工作。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涉及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政法部门的共同行动来完成。要健全与纪检监察、行政执法等机关的信息沟通、联席会议、案件移送制度,完善与侦查、审判、刑罚执行机关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工作的有效衔接。(四)要进一步督促、监督、支持、配合和帮助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社会管理。有的同志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部门的事,检察机关不好参与、不便参与,工作做多了会有越权之嫌。对此,首先要摆正自身位置。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涉及司法和行政执法等多个领域,这里面就包括社会管理。同时,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职能又有明显不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是去替代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管理职能,而是要在行政部门疏于管理时及时监督,在行政部门需要配合帮助时主动支持。 

  加强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检察队伍是做好工作的保障,要牢牢把握“廉洁”和“公正”两个重点,着力强化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一是要把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基础。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下大力气抓好教育培训,促使领导干部和检察干警成为勤政廉政的表率和公正执法的标兵。二是要把班子建设和科学管理作为重要内容。严格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切实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针对检务管理的特点、规律和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有效、制度管用、监督到位、惩处有力。三是要把加强反腐倡廉和监督制约作为重要保证。坚持从严治检,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政准则》。研究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行执法业绩档案制度,加大检务督察力度,设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努力使腐败问题不发生或少发生。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进一步促进公正执法、廉洁用权。 

  同时,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推动力度,发挥好“四个作用”,确保不断取得新成效。一要发挥好党组的领导作用,把三项重点工作列入党组重要工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形成检察长负总责的工作机制。二要发挥好市院的表率作用,加强对专项业务工作的指导和推动,促进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三要发挥好基层院的主体作用,结合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实践,抓亮点、创特色、出经验。四要发挥好宣传的引导作用,及时反映检察机关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的思路、举措、进展和成效,营造有利于检察工作的良好环境。(作者为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责任编辑:zywyangxue]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