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2年>>20120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会议>>热点关注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绿色崛起看今朝(图)

时间:2012-09-10 13:58:00  作者:  新闻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安徽,一个生态资源丰厚、生态景色秀美的中部省份。 

  长江、淮河、新安江,清流奔涌,浩浩荡荡;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群峰竞秀,郁郁葱葱。 

  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来自于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无疑能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我省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累计下降20.3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连续4年双下降,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污染减排任务;能源消费增速年均8.32%,却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3.4%的增长。 2010年,由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发布的国内首份绿色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安徽的“绿色发展指数”居中部六省之首! 

  “十二五”开局,我省的节能减排又有新进展: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9.54%,降幅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如今,放眼江淮大地,一幅“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执笔:记者李跃波 桂运安

   

  安徽农民企业家陈光辉,走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作主题演讲;联合国全球500佳生态村——淮北市烈山区洪庄村,精彩解答了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问题;《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出台,中国首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破题 

  初夏六月,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吸引近130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到此共议“地球的绿色未来”。我国派出的大会代表、安徽农民企业家陈光辉,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创新型农业种植模式”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向来自五大洲的海内外友人介绍自己的“绿色实践”。 

  种木瓜为茶树遮阴,种除虫菊为茶园杀虫,种三叶草为土壤增肥——陈光辉成功地“捕捉”到了动植物、微生物相生相克的特殊规律,打造了2000余亩多维立体生态茶园。一般茶园每亩产值3000元左右,而他的生态茶园,亩产值高达12000元! 

  “生态是我的立园之本。 ”陈光辉明确地说。 

  而在中国的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安徽池州,生态成为立市之本。 

  家住池州市胜利新村的市民李永明,每次上班时,都会忍不住对路中间的三棵大树多看上几眼。 

  2010年,池州市对东湖路进行拓宽改造,市中院附近的三棵树冠硕大、枝繁叶茂的香樟树,着实让相关部门费尽了心思。“三棵树都有些年头了,一旦挪移,很可能无法存活;留着吧,又影响道路通行和美观,还得多花不少钱。 ”李永明回忆说。 

  市里最终下定决心——“路让树”。东湖路拓宽改造工程竣工后,一位有心人瞄着大树挨个数了一圈,沿线110多株大树得到了妥善保护。 

  类似的两难选择,池州市要经常应对。 

  沙鸥翔集、景色宜人的平天湖位于池州主城区东部,诗仙李白曾在此写下“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的千古佳句。前几年,房地产开发商也早早看上这块“风水宝地”。市里如果将周边6500多亩临湖黄金地块挂牌出售,将能获得近百亿元的土地出让金。这对于建市时间较短、财政“不太富裕”的池州市来说,真的会是一笔不小的进账!卖还是不卖?市委、市政府选择了后者:把绿色留给后代子孙。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让城乡居民能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上更清洁的空气,吃上更安全的食品,享受到更良好的环境”;“建设生态强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重点”;“力争到2020年全省生态竞争力综合指数比2010年翻一番”……数年间,在不同场合,“生态竞争力”的理念,被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反复要求,反复强调。 

  提到生态竞争力,煤城淮北市的干部群众有着深切感受。 

  “不用说,那肯定是个一天到晚灰蒙蒙的地方。 ”陈金标,这位在淮北市投资建设中国矿业设备博览城的浙江商人,坦言当初带着“成见”来淮北考察的情景。 

  在淮北市转悠了一天,陈金标的皮鞋依然铮铮发亮。 “路面干净整洁,城市满是绿色。一座座公园波光粼粼、杨柳依依,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创业立足之后,陈金标牵线搭桥,把老家的几十名企业家带到淮北市来考察,又有人当场拍板,在这座国家园林城市投资兴业。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落户淮北市的浙江投资商有5000多人,兴办企业超过220家。 

  初秋的淮北市烈山区洪庄村,俨然江南水乡。湖中碧波荡漾,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堤岸垂柳婆娑,凉亭、长廊、小桥、草坪相映成趣。谁会想到,这个联合国全球500佳生态村,当初曾是污水横流的“穷窝窝”。“因采煤塌陷,3000多亩良田有一大半变成了沼泽地、低洼地,野草一人多高,夏天蚊虫满天飞。 ”老支书杨登全回忆说。 

  挖土成塘养水产,覆土造地种果木,塑料大棚蔬菜鲜,猪场建起沼气池……大伙真真切切尝到了生态环境改善的甜头。听说村里打算引进工业企业,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投了反对票:“如果塘里的水是黑的臭的,那鱼咋活呀?也没人来咱村里钓鱼吃饭了。 ”“蔬菜受到污染,也卖不出好价钱呀! ” 

  “我们非常关注洪庄。这个因煤而兴的小村庄,和整座城市一样,都面临着资源日渐枯竭的严峻现实,都需要解答好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大问题。 ”淮北市委书记肖超英说。 

  生态修复,煤城绝处逢生;转型发展,小村魅力初显。2010年,洪庄村成立了文化艺术公司,创办了洪庄文化艺术学校,邀请十多位艺术大师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还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发生产工艺美术产品。由此,村里兴起了绿色支柱产业,2011年,全村仅艺术品销售近300万元。 

  “我们制作的中国结孔雀挂件获得了发明专利,还入选上海世博会,作为国宾礼品走出国门哩!”42岁的张彤实现了在家门口体面打工的梦想,月收入2400元。 

  今年5月28日,洪庄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奠基。 “我们将加快建设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技艺展示、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美丽村庄。 ”洪庄村党委第一书记史庆超的眼睛里充满美好的憧憬。 

  蜿蜒385公里、横跨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江水澄澈,宛如玉带。其下游则是浙江省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战略备用水源地——美丽的千岛湖。 

  曾经是一江碧水白流,如今却是“身价”攀升。 2011年9月,凝聚多方共识的《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由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印发。此举意味着中国首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破题。 

  按照约定,财政部直接划拨我省3亿元补助资金,用于新安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在监测年度内,若两省交界处的新安江水质达标,由浙江补偿我省1亿元。

  

[责任编辑:zywql]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