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2年>>201208>>第十届检察长论坛 上海>>会议代表发言

赵志凯:加强新载体建设 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时间:2012-08-30 17:40:00  作者:赵志凯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赵志凯。张哲 摄

    2010年以来,南通相继被中央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和典型培育城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我们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今年以来,我院按照“分级、分类、分工”的原则,确定全市检察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10个重点项目,并按检察职能划分为职务犯罪防治网、刑事犯罪防控网、社会矛盾化解网,通过网格之间的互联互动,不断促进检察职能科学配置和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从而构建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新格局。我们加强“三网十格”新载体建设的做法,得到地方党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充分肯定,并在刚刚召开的全省检察长座谈会上作了交流推广。

  首先,惩防并举、突出预防,构建职务犯罪防治网。即实行多渠道发布职务犯罪年度报告机制,对辖区内职务犯罪总体形势、规律特点、演变趋势进行深度分析,形成高质量的年度综合报告10份,及时向党委、人大汇报,并向政府相关部门及向社会各界通报,努力提升年度报告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健全职务犯罪预防调查分析机制,结合查办的重大典型案件,对全市民防、住房城乡建设、食品安全等领域开展专题预防调查,提出预防调查报告31份,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47份,推动有关部门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60余项;完善重大工程项目专项预防机制,保障投资安全。

  其次,维稳首责、协力治理,构建刑事犯罪防控网。即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与权益保护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未成年人权益维护中心,落实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专人办理制度,聘请专门的心理辅导师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心理矫正;规范外来人员犯罪治理与平等保护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在企业或社区建立管护教育基地,为外来人员提供“同城待遇”,对20余名涉罪外来人员平等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探索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监督工作机制,对全市3300余名社矫人员全面加强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11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落实帮教措施,监督监外执行收监执行12人,提升了社区矫正效果,被高检院有关部门推广;建立健全企业犯罪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开展企业犯罪风险集中宣传月等活动。

  再次,民生优先、共促和谐,构建社会矛盾化解网。即针对社会矛盾多元、叠加、凸显的现状,积极推行上访人员点名接访机制,既深化了阳光检务,又尊重了群众的意愿,较好地回应了群众诉求;完善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风险的案件,均制定相关预案。同时,切实加强控申接待和信访处理工作,积极开展“抓源头、化积案、保稳定”专项活动,共依法办理初核案件11件,立案复查刑事申诉案件59件,并妥善处理上级机关交办的3起重点信访案件;探索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的保护机制,进一步规范民行支持起诉的范围、程序,推动支持起诉向农民工、低保、低收入人群延伸。今年以来,依法对当事人因追偿赡养费、抚养费和劳动报酬等提起的43件案件支持起诉。

[责任编辑:zywzyl]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