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死亡,523户房屋全部倒塌、815户房屋受损,受灾面涉及80多个自然村18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5亿元;民事赔偿案件累计2497宗,开庭时间达50多天,重达10吨的受灾群众受损记录、照片以及各种评估鉴定材料……
这是被社会高度关注的广东“紫金矿业溃坝事故”展现的多组数据,由广东省司法厅组织的51名律师组成的为受灾群众义务提供法律援助律师团队,硬是在受灾地区坚守760多天,不仅保护了受灾群众的合法权益,还开创了国内以诉讼手段解决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善后赔偿的先河。
受灾群众遭遇揪紧律师的心
2010年9月21日,台风“凡亚比”带来的大暴雨席卷广东大部分地区。上午9时,信宜市钱排镇达垌村村民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位于村后面的信宜紫金矿业银岩锡矿尾矿库大坝突然崩塌,泥流倾泻。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仅3570人的达垌村,瞬间被滚滚而来的洪水吞没,狂奔的人群、倾倒的房屋、撕心裂肺的哭喊响彻村落。
这次溃坝带来的灾难前所未有:22人死亡,523户房屋倒塌、815户房屋受损,大量公共设施以及农田、农作物严重损毁,受灾面涉及8个村委会80多个自然村18000多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亿元。
事故发生后,广东省司法厅立即抽调30名经验丰富的律师组建成立“9·21”紫金矿难法律援助律师团。同时向社会发出号召律师参加法律援助行动的消息。广州、茂名不少社会知名律师纷纷自愿加入律师团,免费为受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随后,律师团51人奔赴信宜,开始了艰巨的法律援助工作。
“一堆堆的石头和尾矿砂、一栋栋倒塌了的房屋,都在清晰地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经历过怎样的灾难。每位成员的心都揪得紧紧的,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法律援助律师团总指挥张洪杰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出了当时的感受。
从2010年10月起,茂名、信宜两地律师就配合钱排镇政府及信宜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准备证据材料。律师团分成5个小组开展工作,一户户进行登记、取证,确定损失数额,并固定了初始证据。为了确保损失数据更翔实、全面,张洪杰和律师团副总指挥彭华率领律师团20名成员,先后8次进驻钱排镇,走访了达垌、双合、白马等8个村委近80个自然村,核查290多户村民的受灾资料,并对580多户受灾情况登记进行了细化,核查房屋、财物损失情况及权属关系。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律师团帮助受灾群众向信宜市人民法院提起索赔诉讼2497宗,索赔标的总额达3.4亿元,开创了国内以诉讼手段解决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善后赔偿的先河。
怀揣对受灾群众的拳拳之爱
2011年7月11日,首批5宗生命纠纷权案件在信宜市人民法院首次公开合并开庭审理,历时5天。5名遇难者家属向信宜宝源公司、信宜紫金公司、紫金矿业集团等7名被告提出了合计约326万元的赔偿。庭审中,信宜紫金公司和紫金矿业集团辩称溃坝是天灾,调查组出具的调查报告不能作为民事诉讼证据使用,并对紫金矿业集团需要承担连带法律责任予以否认。对此,早已做好应对准备的律师团成员沉着应战,一针见血地指出,信宜紫金公司在尾矿库排水井施工过程中擅自抬高进水口标高2.597米以及没有落实尾矿库运行管理安全责任是尾矿库溃坝的直接原因。
4个多月后的12月27日上午,法院再次开庭审理该案。法庭上,原告代理律师以法律为依据,从事实证据出发,声情并茂地陈述了起诉理由:“在他们面前是5位失去亲人的受灾群众,没有了家园,可以重建;没有了土地,可以重垦;可是没有了亲人,谁,能让他们重生?”说到这里,肃穆的法庭上,在场旁听的群众都开始悄悄抹掉眼角的泪水。最后,被告方主动提出调解,与5宗死亡类案件的原告达成调解协议,赔偿318万元。
2012年1月4日,15宗死亡类案件开庭。由于涉及到在溃坝下游的石花地水电站应否承担责任的问题,被告信宜紫金公司追加了石花地水电站及其合伙人作为被告,被告人数一下增加到了28个,案件更加错综复杂。律师团讨论总结了当天开庭情况,研究对策,调整分工。每一位律师团的成员都在行动:唐耀强提出假设问题,张洪杰分析案件找突破口,杨青燕整理证据材料,宁向东寻找法律依据等等。律师团用证据击碎谎言,让信宜紫金和紫金集团最终与原告达成调解协议。受灾群众再次获得总计约949万多元的赔偿款。之后又历时5个月的奋战与对决,2477宗财产案件相继审理完毕。
18000多名受灾群众、2497宗案件、3.4亿元索赔金额、1年10个月的日日夜夜、超过10吨的证据材料,有的律师,亲人去世仍坚守在办案一线;有的律师,亲哥哥突发交通事故他却无法前往照料;有的律师,一再推后婚期;有的律师,女儿生病无人照料,只能托付给邻居照顾……
他们这份赤诚,这份执著,这份奉献,让律师团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深深赞誉,更赢得了受灾群众的衷心爱戴。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