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安徽9月17日电(记者 朱晶)社会转型期,医患矛盾、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劳动争议、消费纠纷等特定行业和重点领域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如何平息这些纠纷,防止激化成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探索的课题。14日上午记者走访蚌埠市司法局了解到,蚌埠市司法局创新建立了形式多样、独具蚌埠特色的人民调解组织,其中,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24个、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组织5个、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5个、其他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17个,有效的化解了各种矛盾。
“成立医患纠纷调解中心,首先是敢于担当!”蚌埠市司法局局长刘军波坦言以人民调解的方式处理医患矛盾这个烫手山芋,需要勇气。2011年8月蚌埠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成立后不久就遇到一起紧急事件,11月24日蚌埠市怀远县患者李某某(回族)中午由120拉到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无效当晚死亡,死者家属情绪激动,指责三院延误抢救时间导致患者死亡,纠集了七十多名回族亲属在医院拉横幅、设灵堂,堵塞电梯、陈尸医院门诊部大厅,使整个医院手术无法进行。市公安、卫生、宗教等部门立即赶往纠纷现场处理但成效甚微。在专职调解员介入后多番努力下,27晚,死者家属表示接受调委会意见并于28日上午移尸,由三院一次性赔偿患方9.9万元,一起持续4天的回族患者医疗纠纷最终妥善解决。
蚌埠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有一支懂医、懂法、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专职调解员队伍,首席调解员许年保退休前是固镇县人民法院民行庭法官,有三十多年的法庭审判经验。调解员姜小达曾任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中心6名专职调解员的构成情况基本与许年保、姜小达相同。此外,中心还从全市医院中挑选了上百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和经验丰富的律师,组成医患纠纷调解专家库。
当事人到蚌埠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后,先由调解员接待登记,调解小组收到卷宗后,请专家库相关业务类的专家会诊出具专家意见,调解小组再根据专家意见定制调解方案,分别接触当事人和医院,居中、公平公正、依法依理地开展调解。
目前参加调解的医院有23家,占全市门诊量的98%。蚌埠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挂牌一年多来,共接受医患纠纷咨询136起,受理纠纷调解申请123起,引导诉讼11起,成功调解100起,当事人申请赔付1984.15万元,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实际赔付金额297.53万元,无一例赔付金额超过10万元的协议,医患双方普遍表示满意,至今未出现反悔或反复“医闹”现象。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