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3千余名青少年声播扬中市
“知心姐姐”是一个团队,工作时各人各有分工。热线电话一般是设在公诉科,有专人进行接听。通过电话我们也进行了汇总分析。
期间,有一位“知心姐姐”在下班后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来的是一位男孩子,说想请教一个问题:朋友想聚众斗殴正邀请我前去帮忙,我这个行为合适吗?一边是模糊的法律意识,一边是基于朋友义气。临行前,这个男孩就想起了“知心姐姐”并打电话咨询。“知心姐姐”随即对其进行理性劝解,劝阻了他前往参与斗殴的念头,还陪他一起赶到了事发的现场,制止了这场斗殴。“知心姐姐”通过情感教育、法律后果、社会危害等方面的分析,告诉他,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出于真诚的友谊,不是仅仅是讲哥们义气。
“这样的劝导是从法律的角度和行为正确性方面进行引导,会给青少年带去很大影响,就是通过这样一件一件的切实行动,才让青少年从中感受到力量和温暖”。
|
“知心姐姐”事迹引发社会主动参与
去年8月份,我们到乡镇进行“巾帼普法行动”,在镇里选了24名家庭贫困和心理需要疏导的孩子,对他们结队帮教。当时有一位孩子“小兰兰”,家里比较拮据。我们就把她作为一位贫困学生跟她沟通交流。这孩子今年9岁了,但是她很乐观、坚强,交流也很愉快。活动结束后,《镇江日报》等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一位热心的先生看到报道以后,觉得这位小兰兰非常的坚强、可爱,就汇来了一张300元的汇款单,请“知心姐姐”转交给兰兰。没多久,这位先生又寄来了一些书籍,后来陆陆续续又寄来一些善款。我们收到善款后都做了登记,然后及时全部转交给了小兰兰。兰兰一家非常感谢这位先生,专程请我们“知心姐姐”做中间人,联系拜访了这位先生,这位先生陪着小兰兰在茅山玩了一两天,他觉得能够为兰兰作出一点贡献是非常开心的。
|
给父母的教育建议
“知心姐姐”热线团队参加了很多活动,跟很多未成年人进行了接触。我经过活动总结以后,发现这些孩子有几个共同特点:希望受关注、希望被认同、希望被鼓励。一是要与孩子多进行沟通,关注他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跟孩子沟通的形式,可以以朋友的形式沟通,这样更好地了解孩子真实想法,有利于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二是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做事要学会先做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这样他以后才会知道去帮助别人,感谢别人。三是对孩子一定要信任。你要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要经常用言语和行动对孩子表示认可,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树立自信和积极的做自己的事情。
|
|
 |
|
“知心姐姐”热线团队参加了很多活动,跟很多未成年人进行了接触。经过活动总结以后,发现这些孩子有几个共同特点:希望受关注、希望被认同、希望被鼓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