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营梦想寄托于检察事业
我是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加入检察官队伍源于当初对军人忠诚品质的一种执着,我父亲是当兵的,我从小对军装非常有好感。我父亲82年从部队转业,当时大部分部队转业干部都分到了公检法,他也被分到了检察院。我当时就挺憧憬,就想长大了也考检察院。
好读书运动 为反贪工作打基础
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比较爱看一些跟业务有关的书,因为要充电。反贪工作涉及的面很广,比如搞税务案件得懂税法,不懂的话,跟嫌疑人谈什么?不懂税务干部如何利用职权为他人减免税,那你跟他谈啥?有时候我到哪个部门办案,我就把他们的业务方面的书借过来,开卷有益嘛,这样跟嫌疑人谈话的时候他不小瞧你,知道你不是门外汉。还比较喜欢运动,因为干反贪工作身体素质不好不行,熬夜一两宿盯不上任务了,这样不行。所以好的身体是为了工作打基础,没事我就跑跑步和游泳。
他的队伍:主动、吃苦、打硬仗
辽宁营口市反贪局是一支团结的团队,一个很朝气蓬勃的团队。这支团队大部分都是转业军人,应该说言必行,行必果,确实军队作风很好。有的人在军队里都是营职干部、连职干部级别都挺高的,但是在我们这个队伍里,确确实实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做预审的,有做侦查,有的会查帐,确确实实在这些方面给帮助非常大。
与贪官斗 其乐无穷
上学期间修了法律专业,94年大学毕业时考进了检察院。18年来,我始终在反贪这个部门没有离开过。反贪工作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就是当一个案件从初查、立案、侦结和起诉之后,你能够亲手把犯罪嫌疑人送到法庭上接受法律的制裁,那时候可以说是最快乐的,有一种成功感。
千里大堤 溃于蚁穴
我感觉到办理案件时,不管是市委书记还是局长,包括国企老总,他们的犯罪和一般犯罪应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的观点是,一万块钱的案件,和一千万、一个亿的案件都是一样的,在我眼里无论嫌疑人之前是局长和市书记,他们都是当事人和嫌疑人。一位58岁的正厅级干部,他也不是一口气就要几百万,也是逐渐被“朋友”拉下水。他是搞法律的,刚开始对这些行贿的人深恶痛绝,逐渐由反感到默认,到最后的接受,成为哥们,都是这样,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荣誉功劳 不要贪恋
“每个人在自己进步的过程当中都有一两个好朋友或者好领导会提拔你、帮助你、支持你。所以说,这些成绩和荣誉,永远不要把它当做光环,要存在感恩之心,感谢组织,感谢同志们对自己的支持。否则的话,这个光环要看得太重,就会成为一个很重的负担。”荣誉是一种鞭策,只能够代表你的一种过去,曾经有过就够了,体现出你的一种价值就可以了。
用行动回应百姓的期待
办理的每一个反贪案件后面都有无数双眼睛看着你,关注你。因为你办理的案件不仅对于案发单位来说,是一个焦点,对百姓也如此,老百姓也渴望公平正义。所以说作为检察干警对社会要承担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行动来回应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办的案件要零失误,不能有错案,更不能有冤假错案出现。
用改变迎接新刑诉法的挑战
修改后的刑诉法明年1月1号开始实施,对反贪工作应该说提出了巨大挑战:一是侦查要求提高。如刑诉法规定从立案之日起,律师就可以调查取证和介入了,基本上和我们同步了,对我们下一步取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就更加严格。二是侦查难度加大。修改刑诉法之后,律师就可以同步了解我们侦查机关调取的证据,他的证据我们不能看,这样就相对不透明和不对等。对侦查加大了难度,要求我们侦查机关在取证方法、技巧、手段和调取证据方面的可信度上必须要有所改变。
用信念浇筑检察事业的丰碑
作为一名年轻同志,要想加入这个行业,就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得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得知道它面临的艰苦和困难。检察官不是像电视剧里拍的和小说里很光荣,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说上几句话后嫌疑人就会投降。你得做好长期为检察事业做奋斗和奉献的精神,不是说我来这里以后,就会获得荣誉。就像所有行业一样,站在金字塔尖上闪光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的检察官还是默默无闻的,他们才是这座检察丰碑的基石。
我个人认为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两大支柱,正义是人民群众期待获得公正和平等的一种诉求和要求。这种诉求要公平对待,要得到实现和保证。期盼正义和维护正义是每一个人的心声,结合检察工作,就是用法律维护公平的正义,给善良的人一种期盼和信心,使百姓和国家更加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