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北京7月15日电(通讯员 李子舟 姜昊昂)2011年以来,犯罪嫌疑人贾某冒充国务院扶贫办处长身份,以帮助被害人杜某办理违章建筑拆迁补偿为由,骗取杜某人民币十余万元。近日,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对涉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嫌疑人贾某移送法院起诉。
据犯罪嫌疑人贾某交待,2011年自己与杜某第一次见面时,杜某称自己在某地建了一条商业街,花了约五、六百万,当地政府承诺可以使用五年,可商业街刚营业一年左右,当地政府说这些房子是违章建筑,要拆除,杜某因此托朋友找到自己,希望自己帮忙办理一下,看能否不拆或给些补偿款。当时,贾某不仅在聊天过程中时不时地透露出自己的处长身份,还准备了伪造的国务院扶贫办处长的身份信息卡,以此来骗取杜某的信任。在后来与杜某的接触中,贾某得知杜某建这些建筑的时候,给当地某些领导送过礼,贾某就想通过举报领导违纪办理杜某请托事项,贾某还让杜某准备了举报材料。
2012年初,贾某告知杜某已找到杜某所在地某领导秘书帮忙,能够办理请托事项,杜某被骗人民币8万元。后杜某所托事项一直没有办成,杜某直接找到贾某,贾某又称找到另一位领导秘书办理此事,不过要求杜某写份承诺书,承诺书中写明拆迁补偿款不低于千万,但杜某收款后要支付百万的“好处费”,不仅如此,贾某还让杜某支付了5万元的保证金。后请托事项一直没有办成,杜某发现自己被骗,遂报警。2012年10月,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的民警将涉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嫌疑人贾某抓获。而公安机关对贾某开始讯问时,贾某仍声称自己时国务院扶贫办正处级干部,后在证据面前,贾某不得不承认自己招摇撞骗的事实。
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实施招摇撞骗的犯罪嫌疑人都会先伪造假身份骗取被害人信任,再变造理由接连行骗。如遇此事,一定切记按法律规定行事,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行骗的理由,切莫轻信骗子口中“超越法律的特权”!同时,各色的美好许诺背后其实潜藏的是利欲熏心的丑恶,犯罪分子的目的只是一己私利的贪欲。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