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2年>>201207>>法治辉煌十年间·十年感动>>2008·唐山农民兄弟

唐山13义士组成应急救灾小分队参加两次救灾活动

时间:2010-01-08 10:18:00  作者:  新闻来源:北方新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唐山十三农民兄弟

  2008年2月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特大雪灾。千里之外的唐山玉田农民宋志永坐在电视旁,看新闻一直看到凌晨4点:“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南方遭了雪灾,我们应该去支援他们。”

  腊月二十九,一支由宋志永等13名农民组成的应急救灾小分队悄悄成立,后来被全国称为“唐山13义士”,他们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其中有3对兄弟,两对父子。大年三十,13个农民坐着租来的面包车,开始往湖南赶。

  2月8日大年初二一大早,13个农民终于赶到郴州。由于不懂电力技术,他们主动担负起扛器材、抬电杆、拉电线的体力活。从那天开始,一直到2月22日,宋志永和他的伙伴们每天开着车早出晚归,转战宜章、桂阳等地,先后帮着竖起了7座高压线塔架、7根电线杆。更多的时候,他们往返山上山下运送电线、塔料。在抢救现场,他们有的手被冻伤,有的脚被扎伤,但是都咬牙坚持,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

  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七,13位唐山农民兄弟完成了在郴州的救灾任务,当他们离开时,13位唐山农民兄弟成了郴州这座城市的荣誉市民。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得到消息的宋志永打车辗转数千里,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很快投入了当地抗震救灾活动。随后,其他12位农民带着家乡人捐的善款和爱心衣物,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灾区。

  在灾区的日子里,小分队救出了埋在废墟下的25名生还者,挖出60多具遇难遗体。“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穿的红马甲,成为醒目的“爱心名片”。在他们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志愿者来到地震灾区参加救灾重建,形成“宋志永现象”。

  地震灾区许多校舍成为废墟或者危房,孩子们面临着暂时失学的威胁。13名农民决定,尽最大努力,带一批孩子回唐山读书。2008年6月16日,四川安县灾区246名川娃,由宋志永接到了玉田银河中学,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学校专门腾出两层教学楼,为川娃们单独编制了二至五年级各两个“川班”,抽调10多名优秀教师为他们授课。200多名孩子在唐山生活了1年,随着震后灾区重建,2009年7月26日,最后一批川娃返回家乡。

  “别人需要的时候无怨无悔地帮助别人,得到的这种理解和感动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充实,一种力量,什么都无法跟它相比。”这是13位农民亲历两次救灾的感受。现在,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做终身的志愿者。

[责任编辑:zywzyl]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