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面貌,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今天起,中国广播网与中央新闻单位、各省区市新闻单位共同推出《时代先锋》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宣传报道各条战线、不同岗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在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典型事迹。敬请关注。
38年前,宋鱼水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在农村长大的她,小时候常常坐在田间地头或是母亲织花边的房廊里,听大人们聊家里家外发生的事。谁家被生产队少分了两捆柴,谁家儿媳妇受了婆婆的气……从生产队分柴、分粮中,她感受到公平、合理是老百姓最底层、最朴实的需要。那时候她就梦想:“我要是个包公式的人,能给他们排解纷争就好了”。1989年,她作为第一个法律系的本科毕业生走进了海淀法院的大门,实现了自己当一名法官的夙愿。
面对赢得的荣誉,宋鱼水仍旧平凡淡定。在她看来,“法律人要甘于寂寞,要始终保持一份内心的安静”,是法官的职业操守。
在法庭上,宋鱼水的力量,不在她大声的吼叫,用声音来压倒人,也不在她用尖刻的语言咄咄逼人来掩饰自己的性别特征,向男性法官看齐;她个子不高,说话从来都是轻声细语的,还不时的带出点山东口音。但是,她依靠准确地认定事实,恰当地运用法律,显示出巨大的司法威力。
宋鱼水坐在高高的法官椅上神情专注,耐心倾听当事人的陈述,不时轻轻点头。然后,凭借自己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用当事人接受的方式,用当事人理解的语言,努力做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服”,使法庭变成传播法律知识的“生动课堂”,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宋鱼水简历:
宋鱼水,女,现年38岁,中共党员,法律专业硕士,198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济庭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现任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她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商事审判规律,创造了一套适合国情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的办案方法,发表了十多篇对审判实践有积极意义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成为审判前沿的优秀带头人。她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司法水平,受到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此,她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被最高法院和全国妇联分别授予“十大杰出青年法官”、“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和“十行百佳”妇女、“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最高法院和北京市政法委分别授予“全国模范法官”、“中国法官十杰”和“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荣誉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独立办案11年来,她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其中300余件属于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被当事人誉为“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她1988年入党,是新时期首都法官的优秀代表。
第一篇:公正之心
做为一名法官,宋鱼水考虑的是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注重的是案件审理后的社会效果。她肩担正义的天平,一心为民的情怀,以及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激励着她做一名勤勉与正直的法官。她深知站在法院神圣的殿堂里,我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公正执法,清政为民,最大限度的化解社会矛盾,使当事人和旁听者对政府、对社会充满信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是一名法官的职责。
她身怀公正之心,不畏艰险,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小镇到寒风刺骨的中原大地,从茫茫无际的内蒙草原到淫雨连绵的岭南地带,四处奔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