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木河有两座碑:有字的碑和无字的碑。有字的碑,立在村口,几年前还写着村名的石碑上被群众换成了五个醒目的大字---“有事找王江”,下面是王江家的电话。这样大大小小的公告牌,在王江管辖的村村屯屯、房前路口还有很多。无字的碑,高高屹立在松木河两千多名群众的心坎上,是王江靠着13年如一日琐碎平凡中融满赤诚的奉献,而日渐清晰的。年近半百的王江,始终在远郊派出所第一线工作,他一面同病魔做着顽强的斗争,一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忠实地履行一个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以对敌斗争中冲锋在前、英勇无畏的本色,为民服务中亲民助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警微在大山深处闪光。
忘我工作任劳任怨扎根偏远山区
自1994年王江调到郊区公安分局松木河派出所工作那天起,他就把松木河当成了自己的家。白天他挨家挨户的走访,晚上就独自住在派出所的办公室里。到了冬天,办公室那单薄的墙和仅有的一组土暖气,根本抵挡不住严寒,王江只能靠一个电褥子取暖。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望而却步,可王江却更坚定了留下的信念和决心,他将家搬到了松木河。
王江管辖的责任区片大事多,而且村与村、屯与屯之间都是山路,道路崎岖,治安形势复杂;松木河村离市区有30公里,通讯、交通都很不方便。王江每天就靠双腿紧蹬自行车下村走访,遇到山梁就弃车步行,有时还要趟水过河。1999年深冬的一天,王江下村走访途中,突然胃部一阵剧痛,被同志送到医院后,被检查出患有肝硬化,肝脏上还长了一个鸭蛋大的囊肿,需要马上住院治疗。可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只在医院住了20天就结束了本应是两个月的疗程。他常说:“我有点病是小事儿,乡亲们的大事小情我说啥也放不下!”
自松木河乡和四丰乡合署办公后,乡里干部都撤回市里,可王江却留在了松木河警务区。方圆百里只剩下了王江一位公务员,也是唯一的一位人民警察。王江的工作压力更大了,也更忙了,王江的家成了警务工作室。他把自家电话号码醒目地粘贴在各村、各农场的大墙上,他家的电话就成了松木河的“110”,他的妻子自然就成了义务“接警员”和“协警员”,有时王江下村屯工作,所里布置任务、群众有事都由他妻子转达。农村晚上黑,看路不方便,王江就在自家门口安装了一盏小红灯,每晚都亮着,群众有事容易找到他家的门,便于及时报警。
在2006年的“三查两清”专项行动中,王江骑着跟了他20年的飞鸽自行车,每天走四十多里的山路,到所管的村屯进行人口核查。他每天早3点半就出发,往往到晚上9点以后才回到家。在核查最远的村屯时,他干脆在村干部家中住了4天,直到完成核查任务才返回。方圆70公里的村村落落都是王江骑着自行车一个村一个村硬“啃”下来的,6名劳改释放未登记的人员随之浮出水面,松木河的村民更是没有不认识王江的。6月28日晚10时,王江入户核查回来后,感觉身体不舒服,肝部和后背疼痛难忍,就找来村医打针。当晚11点20分,有群众报案,称水利三处农场丢失五头牛,价值一万余元。王江听到报案后立即拔下针头。他知道,这是松木河村最困难的一户人家,全家就靠这5头牛维持生活,他立刻和村长赶往水利三处农场。但是到水利三处农场要过一条没有桥的河。因几日连续降雨,河水湍急,河面有20多米宽,1米多深。王江身体虚弱,走路浑身直冒虚汗。村长担心的说:“老王你的身体能抗住吗?夜间水凉,水流还太急,要不咱明天天亮绕过去吧。”可王江说:“不行,这是最近的一条路了,以我的经验,如果不及时找到牛,偷牛贼可能就将牛杀了。”说着率先步行趟河。他们赶到水利三处农场时,坐在地上号啕大哭的丢牛老大娘见到王江后,赶紧拿出一百元钱给王江,说“这5头牛可是我们全家的命根子呀,救救我们吧!这钱给你买条烟吧!”王江推开钱说:“大娘,你可见外了,有警必接,有警必出,有险必救、有难必帮就是我责任,你放心吧,不要钱我也一样给你找回来!”王江当即组织群众连夜搜山。第二天上午,王江等人搜索到第二座山时发现被盗的五头耕牛,五头耕牛的嘴都被犯罪嫌疑人用绳子捆上,马上就要宰杀了。虽然犯罪嫌疑人闻风逃走,但及时的出警为农民挽回了经济损失。老大娘见到自家失而复得的耕牛后又激动的大哭起来。她说:“这些牛可是一万多块,是我们全部的家当了,没有王江我们全家可都不能活了”!
王江同志在偏远的山区派出所一干就是15年。15年来,他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自己独自忍受着疾病的纠缠,却在工作中一心埋头实干。王江说:“我哪也不去,我的根就扎在松木河了。”
亲民奉献 护村助商 关心群众疾苦
松木河的百姓大事小事都找王江,与案子无关的事也找他,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行政第一长官”。松木河到市区每天只通一趟车,来回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当地的群众办理孩子出生落户,结婚迁户等事宜都很不方便。王江主动承担起代办任务。赶上有去市里开会和办事的机会,他就拿着老百姓的办证的手续帮着去市里跑。每次都自己拿路费,有时遇到穷的人家,王江还要垫付户口本钱,这些年,他一共垫付了多少钱,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王江排行老三,村里的人都亲切的叫王江夫妇为“三哥”、“三嫂”。松木河村李春华,今年50岁,无儿无女,丈夫给村里修桥采伐林木时,因超采被林业法院判处6个月拘役并处罚金6000元。无奈之下,李春华只好将住房变卖交了罚金。李春华无处安身,又身患骨结核和开放性肺结核,因都是传染病,根本没有人愿意帮助她。王江同志知道后,找到村书记付云,反映了情况。在他的建议下,村里将一处闲置的房屋借给李春华居住。王江还为她送去一袋大米、一袋白面、100多元的药费,又为她联系有关免费供药的部门,稳定了李春华的病情。
松木河村是一个偏远的山村,但山清水秀,空气新鲜。业主王宗明就是看中了松木河村空闲的厂房和优良的地理环境,准备到松木河村投资办养殖场。但他又担心人生地不熟会有农村地痞、屯大爷来捣乱。当王江听说有人要来这里投资,十分高兴,主动找到王宗明,并且对他承诺:“村子里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一定会为你创造一个满意的治安环境。我家就在场房附近,有事你直接找我!”王宗明被王江的真诚和负责的工作态度打动了,果断投资30万元建成了一座养殖有180头猪的养殖厂。养猪场的投资使村里闲置了2年的空房子被利用起来,给村里直接带来8万元的经济效益。从那以后,每逢有到松木河乡考察养殖业的业主,王江同志都陪同他们查看地势,以优良的治安环境向他们打保票。几年来,王江包的近10个村屯从来没有发生盗粮、抢粮、烧粮的事件发生。
依法办事坚持原则保持清正廉洁
王江同志在执法上不徇私情,坚持原则,从不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一点私利。王江说:“在松木河执法13年来,谁犯了那条,我处理他那条,不能因一己私利,撅折了我心中的那杆秤,给警徽抹黑!”
王江在担任松木河乡派出所户籍员的时候,他的直系亲属因要结婚差一岁没到年龄,找他改户口,他说啥没给办理。一个村长想为孩子改年龄结婚,给王江拿了2000元钱,被王江推出门外。因此,落下了一个“大倔子”的外号。
王江同志生活极其俭朴,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只有一台老式18寸电视机和一台旧冰箱,他却自费买了一部照相机,用于工作照像。每月1200元的工资,有500元要用在治病上,可他从没找组织报销过一分钱医药费,每次到派出所办事的来回路费也都是自已掏。尽管家中的电话就是处警电话,他还是默默地承担了每月近100元的电话费。有人给王江出招说:“你是警察,到松木河林场要他200根木耳段,长出木耳多赚钱,还不费力气”。王江听后,淡然一笑,一如既往。
群众们说:“王江这么些年没有种过我们村上一根垄,没有占过农场一块地,这是我们最需要的人。”王江,用他朴实、清白、正直的人格魅力,感动着山区纯朴的村民,王江离不开大山,大山里的群众也离不开他。
英勇无畏冲锋在前彰显卫士本色
王江同志一个人工作在松木河警务区,往往要面对许多突发事件,每次他都冲锋在前,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险情,冷静应对。王江同志经常说:“虽然杀人歹徒穷凶极恶,可我是警察,我就不能让他在自已的眼皮底下溜走,哪怕倒下了,我也尽到了责任,无怨无悔”!
1999年6月的一天傍晚,一户村民的草房上突然冒起了一阵浓烟,被路过的王江发现,他毫不犹豫蹬着木杖子爬到房顶,将火及时扑灭。可仅仅几分钟后,50米外的村会计家房子又冒起了浓烟,王江又火速奔赴。此时,村会计岳父家的房子也浓烟滚滚,村民们都赶来了,可他推开抢着上房救火的群众,说:“上面太危险,我有救火经验!”说罢,他顺着一根大木杆迅速爬到房顶。火扑灭后,王江冷静的说:“这火好象是有人故意放的,咱们得把从火场捡到的装油塑料桶拿来,好好排查一下。”经与村干部认真分析,调查取证,村民李某不得不承认,其因想报复村干部纵火的犯罪事实。
2006年大年初四的深夜,王江接到团结村村民李某的报案电话:她的前夫窜到其家中行凶,杀死了她的父母亲后逃跑。王江问清了歹徒的体貌特征后,抄起手电筒,帽子也没戴,在院子里拎了根铁棒子就跑向了村口。寒冷的深夜,伸手不见五指。不大一会儿,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匆匆从团结村方向迎面走来,王江认定这男子就是杀人凶手,他果断出击,一脚将其踹倒,并忍着肝部剧痛,用身体死死压着犯罪嫌疑人。事后,犯罪嫌疑人供认,杀人后他还想到横头山镇报复与自己有积怨的人。
15年来,王江同志时刻牵挂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参与破获各类重大刑事案件21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6人。出色的战绩,彰显着一名人民警察的卫士本色,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谱写出一篇动人的乐章。一名公安民警,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年龄大小,也不论在机关还是在基层,更不论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村,只要拿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从点滴平凡的小事做起,爱岗敬业,真心服务,无私奉献,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王江,如同一束个体渺小的满天星,其强大来源于内在的精神张力。原野因它生机漫延,平凡因它感染传奇。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