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亮,1964年12月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蓝田县人民法院民一厅审判员。省级劳动模范,2005年被国务院、司法部分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法官”称号,2005年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以前工作忙,顾不上,现在想帮却力不从心,这些年来,我感觉亏欠妻子的太多。”谈到妻子,李增亮声音有些沙哑。
老百姓是他心中的“上帝”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李增亮的心里只有一个上帝,那就是百姓。
11月15日晚,采访李增亮是在电话中进行的,此时的他正在北京疗养。
1990年7月,从西北政法学院毕业的李增亮被分配到蓝田县法院鹿塬法庭工作,他对白鹿塬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1999年,李增亮接手一件地界纠纷案,5名被告中有他的姨父。没过几天,姨妈找到他,让“看着办,给个方便”。但李增亮没听“规劝”,坚持原则,依法取回相关证据,后来又自觉回避,法院判决他姨父败诉后,姨妈生气地骂李增亮六亲不认。
由于长年劳累,超负荷的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病,最后导致“股骨头坏死”。但他从来没有向法院领导提起过,直至病倒。16年来,他所承办的近700起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案件,被群众誉为“铁案法官”。
自家装修他忙得都顾不上
“我不想说,其实真的没有什么。”说起李增亮,闫玲欲言又止。
在闫玲看来,李增亮不是一个好丈夫,因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找不到他。“他一个礼拜才回来一次,什么忙也帮不上。房子装修、买家具都找亲戚朋友。”
1993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患了新生儿肺炎,发高烧,李增亮竟然收拾行装准备上班,正在坐月子的妻子拦着不让走。他说,明天一早要开庭,农民来回几十里不容易,不能失信,他请60多岁的母亲陪妻子到西安给孩子治病,自己背着干馍连夜赶往40多里外的法庭。
对于妻子的抱怨,李增亮从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她会理解。李增亮说,周末回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是他最幸福的时候。
“爱”字15年没能说出口
目前,李增亮的病情仍在恢复阶段,“虽然走两三公里的路腿就疼,但感觉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工作忙,顾不上,现在想帮,却力不从心,这些年,我感觉亏欠妻子的太多。”李增亮说,他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从不会哄妻子,虽然很爱她,但这个“爱”字15年都没能说出口。
谈到儿子,李增亮有些激动,因为他很爱儿子。5月21日,是儿子的生日,每到这一天,不管多晚,他都会带着礼物回来,与妻子一同给儿子过生日。“亏欠妻子的太多了,我不能再亏欠儿子,算是补偿吧。”本报记者 刘立春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