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3年>>201301>>2012中国法治蓝皮书>>民主篇>>条目

差额考察党代表候选人:确保十八大代表质量

时间:2013-01-21 11:15: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事件回放】

  2012年8月14日,中央组织部介绍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情况时透露,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首次规定对初步人选实行差额考察,考察中广泛听取意见,注重了解党员群众的公认度,对不符合代表条件的人选及时进行调整。为确保代表质量,在程序上,代表要经过层层筛选。比如,在推荐提名环节,如果不被多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荐,就不能被提名;在组织考察环节,实行差额考察;考察之后,对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进行公示;公示当中,如果党员群众有反映,经过核实属实的,要进行调整;在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环节,召开全委会以投票方式确定人选;最后召开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选举代表时,确保差额比例多于15%。通过各环节的筛选,防止“带病提名”。

  中组部制定了十八大代表产生流程图,发给每个选举单位供遵循。各选举单位采取分名额推荐或全额推荐方式推荐提名代表人选。有11个省市采取全额推荐方式,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可以按照分配给该省的代表名额,跨地域、跨行业推荐自己认为适合的党员作为代表人选。

  无论是分名额推荐提名还是全额推荐提名,人选都要经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推荐提名才能产生,而且每一轮酝酿还要再返回听取下一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凡是未经过多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荐提名的,不能作为人选。

    【事件影响】

  15%的差额比例,至少从“海选”层面可以增加代表来源,有助于保证选举质量,增强党代表的代表性,无疑是党内民主的较大进步。

  专家认为,党员行使权利的最重要途径是选举,而最有效的方式无疑是差额。相对于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引入竞争,有助于选出真正关心党内事务和有议事能力的代表,这是对民意的尊重,也是党内民主进步的体现。

  但在个别单位的代表选举中,仍然出现“大家不熟悉的当选,熟悉的反倒落选”情况,这使得差额选举没有产生实效。由此,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认为,要真正产生实效,就必须有实质性竞争。不过,总体而言,他认为此次选举的民主探索颇有意义,值得在未来党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入,并将之制度化。

  据悉,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中,共有11个省市将党内公示范围扩大至公共媒体。在专家看来,将选举过程纳入公众监督,是值得鼓励的民主进步。

    【各方观点】

  中央党校教授陈雪薇:此次选举在提名时允许兼顾方方面面的人,扩大了差额比例,加上更严谨的选举程序,就比较能保证选举质量,这实质上就反映出党内民主的进步。

  ——2012年8月24日《中国新闻周刊》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浦兴祖: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党内民主的意义就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国家民主的意义,都是极其重要的。十八大代表坚持差额选举,意味着中央充分认识到了党内民主的重要性。

  ——2012年7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海市社会科学“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复旦大学基地副主任郑长忠:十八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表明党内民主程度越来越高,党员权利进一步增加,因为选择的空间更大了,而且代表的产生“几上几下”、反复酝酿选择,其中的淘汰比例并不小。

  ——2012年8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刘彬]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