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3年>>201301>>2013检察工作>>最高检部分厅室局办负责人2013年工作展望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 陈连福

时间:2013-02-01 08:23: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认真履行反贪侦查职能 为建设廉洁政治作出积极贡献

  2013年,全国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以加大办案力度为中心,以转变侦查方式、调整办案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查处率和遏制力为目标,严格贯彻执行修改后刑诉法,全面加强侦查手段现代化、侦查机制一体化、侦查活动规范化、侦查管理科学化和侦查队伍专业化建设,确保反贪办案工作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一、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保持惩治贪污贿赂犯罪高压态势。各级院反贪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要求,依法履行反贪侦查职责,积极加大办案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贪污贿赂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持科学反腐、依法反腐、依靠群众反腐,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媒体网络对反贪工作的助推作用。积极应对修改后刑诉法实施的新挑战,确保反贪办案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二、突出办案重点,强化办案措施。一是突出查办领导干部和权力部门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二是严肃查办关系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特别是征地拆迁、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涉农惠民等领域的案件,坚决查办黑恶势力“保护伞”;三是深入查办工程建设、国土资源、金融证券、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继续深入推进工程建设、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和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专项工作,确保取得更大成效。要深入查办窝案串案,努力在挖窝案上下功夫,在查串案上求拓展,在行业治理上见成效。进一步加大追逃力度,强化追赃工作,对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依法追缴贪污贿赂犯罪所得。

  三、严格执行修改后刑诉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提高规范执法水平。切实转变执法理念,牢固树立“五个意识”,坚持“六个并重”,严格执行修改后刑诉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确保办案合法合规。加快推进看守所同步录音录像讯问室建设,严格按照“全面、全部、全程”的要求,做好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工作,避免因讯问录音录像缺失,导致非法证据排除。建立证据内部审查机制,发现非法证据主动排除,瑕疵证据及时补正,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全面落实各项办案安全制度,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切实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责任事故和突发疾病死亡意外事件。自觉接受内外监督制约,保证依法行使反贪侦查权。加强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对重大敏感案件,周密制定风险防范预案,注意把握办案时机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防止产生负面影响。

  四、着力推进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积极转变反贪侦查方式。以侦查信息化为重点,加快推进“两化”建设,建立健全户籍、车辆、计生、社保等信息查询系统,强化“两化”建设成果的实战应用,提高反贪侦查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强化线索管理和评估,提高线索利用率。认真贯彻执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初查工作规定(试行)》,扎实做好初查工作,实现办案工作重心前移。有效运用侦查一体化机制,加强侦查指挥协作,整合侦查资源,强化抗干扰能力,实行跨区域联动办案,提升办案工作的整体效能。依托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建立反贪办案动态管理系统,加强对办案工作的动态监控和业务指导,保障办案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五、加强反贪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警素质能力。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不断强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加强各级院反贪机构建设,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侦查装备、办案设施、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稳定和充实反贪队伍。加强侦查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视频讲座、集中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等方式,着力提高反贪干警的侦查能力和执法水平。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切实解决特权思想、霸道作风、违法办案等突出问题。逐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防止和减少反贪干警违法违纪,提高反贪队伍的社会公信力。  

    (本文刊发于《人民检察》杂志2013年第一期)

[责任编辑:马志为]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