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济南市天桥区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省、市院的工作部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全国先进检察院为目标,以特色检察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2012年度全省优秀基层检察院,连续10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一、以特色文化建设为载体,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积极开展素质提升工程建设,通过特色检察文化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塑造天桥检察的崭新形象。2012年,反贪局被评为全省“十佳反贪局”,司法警察大队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编队管理示范单位;反贪局、公诉科、侦查监督科分别被授予国家、省、市级青年文明号。
1、突出班子建设,发挥核心作用。坚持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领导班子民主测评满意率已连续三年达100%。调整充实检委会组成人员,建立检委会委员旁听庭审制度,加强检委会对检察业务工作的指导监督。
2、开展教育活动,培树职业价值观。作为省检察院吴鹏飞检察长和省、市委政法委的教育活动基层联系点,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院部署要求,立足工作实际,在认真完成“规定动作”外,突出“实践、基层、文化”三个特色,精心搭建活动载体,扎实做好工作结合,确保教育活动深入开展。2012年8月,高检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如林和120余位参加全国检察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推进会的代表莅临视察时,对该院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各项检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9月,在全省教育活动推进会上,该院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基层检察院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3、加大培训力度,锻造检察精兵。加强对修改后的刑诉法、民诉法的学习,通过组织专题研讨、庭审观摩和实战演练,强化学习把握,突出实践运用。开展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使全体干警在“干中学、学中练”,有效促进了干警对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熟练运用。连续10年召开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充分发挥“检察理论研究社”的作用,不断加大检察理论研究力度。扎实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继续搭建“检校合作”崭新平台,为干警专业素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4、深化文化建设,擦亮特色品牌。通过开展“检察文化建设深化年”活动,进一步完善文化环境载体建设,引导干警践行以“一种精神、六种理念、十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精髓,进而推动队伍素质的大力提升和各项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该院检察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在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书面交流,在全省检察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并播放了专题片。山东电视台制作播出了专题片《润物无声——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纪实》,全面宣传了该院的检察文化建设成果。
5、抓好纪律作风建设,强化监督制约。全面落实和完善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建立健全规范执法制度机制,落实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提高执法规范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认真开展“恪守从政道德、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检务督察力度,进一步解决执法办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廉洁从检意识。加强并改进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完善接受外部监督长效机制,通过公开促进公正,通过公正实现公信。
二、以提升执法公信力为目标,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
牢牢把握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注重执法办案效果,各项业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
1、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营造和谐环境。充分发挥审查批捕、公诉职能,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共批准逮捕494案668人;提起公诉854案1214人,已判决867案1248人。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多发性侵财犯罪,保持了打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确保了打击力度和效果。积极参与“平安天桥”创建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治安突出问题的集中整治,完善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信息网络服务的有效管理,维护了辖区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
2、查办预防职务犯罪,保持强劲势头。共立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41案50人,全部为大要案。突出打击重点,积极查办土地开发、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以及食品安全、盐政管理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一举立查了山东交通运输集团11案12人贿赂窝案,济南市盐务局副局长祝某某等4人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市中分局王某某受贿案,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查办的济南市中区拆迁办公室原科长王某某贪污、受贿849万元案,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积极构筑辖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调整充实预防职务犯罪协会成员单位。完善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针对性。至今已有200余批次6000余人接受教育,有效发挥了辖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主阵地作用。2012年被评为“济南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3、提升法律监督水平,维护司法公平正义。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监督能力,努力促进执法的规范与公正。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8案61人;依法追捕26人,追诉漏犯36人;依法提起刑事抗诉案件7件。不断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依法提请抗诉民事申诉案件16件,提起再审检察建议34件,监督效果良好,确保了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三、以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为己任,全面推进工作管理创新
根据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通过转变方式、创新机制、延伸触角等措施,努力提升关注民生、服务大局的水平和实效。
1、围绕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大局。建立党组成员结对联系服务辖区重点发展片区、重点企业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并打击刑事犯罪,同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围绕热点发展问题开展调研服务活动,把服务大局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制定出台了《关于服务和保障“实现新跨越、再造新天桥”实施意见》,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预防查办职务犯罪、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构建有序文化环境等方面,不断转变执法理念,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区委毕筱奇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对该院充分履行检察职能,积极主动服务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2、延伸工作触角,实现检力下沉。为进一步畅通检民联系渠道,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济南市“北跨”战略实施和滨河新区建设,设立了派驻黄河北地区(北跨指挥部)检察室和派驻北园检察室,将检察工作触角不断向重点发展片区和辖区基层延伸,通过深入基层村居、在重点工程同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检察官巡回赶大集”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等措施,使之成为重大项目建设的“服务站”,服务基层群众的“连心桥”。该院被省检察院确定为全省派驻检察室工作综合试点单位。
3、创新工作机制,突出以人为本。积极适应修改后刑诉法的实施,与区公安分局会签了《适用逮捕条件细化审查实施办法》,以更好地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和要求。出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诉环节办案规程》,率先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心理疏导,运用心理学知识更准确地探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症结,有针对性地教育、挽救涉案未成年人。该项工作经验在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会议上做了书面交流。积极做好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和困难当事人帮扶工作,刑事被害人陈某的父亲专门送来锦旗,对该院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做法表示感谢。
四、以信息科技应用为手段,着力夯实检务保障基础
进一步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应用,充分发挥其在保障办案安全、加快办案效率、提高办案质量、提升执法公信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科技强检。
1、完善硬件设施,确保执法办案安全。进一步加大办案安全工作,不断完善办案工作区建设,制定《自侦部门安全办案工作细则》,建立起了规范的办案安全保障体系。启动办公办案统一门禁安全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全面落实讯(询)问职务犯罪案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提高机关安全保障水平,推动执法办案规范发展。
2、健全保障机制,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修订完善了公文流转、工作考勤、会议组织、保密督查、档案管理等86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办公、办文、办事、办案的程序,使各项工作都动之有规,管之有序,处之有理。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制度,切实抓好车辆的建档、调配、停放、加油、维修保养等细节管理,确保科学使用、安全行驶。
3、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信息应用平台。通过对办公电脑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现在人均电脑已达1.5台。加大信息化应用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信息化应用考试,进一步推进网上办案、网上办公、网上绩效考核,提高了干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发并推广使用检务通应用软件程序,开通与派驻检察室的检察专线网,加强了本院各部门内部联系,有力推动了检察工作的开展。
2013年1月10日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