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徐州市云龙区检察院第二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继往开来思进取,志存高远又出发。在上级检察院和地方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该院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全国模范检察院”为引领,高起点争创、高标准履职、高水平推进,抓队伍固本强基,抓办案服务大局,抓品牌创新创优,抓管理优化保障,抓形象赢得公信,检察工作持续发展,成为“全省首批公正司法示范点”,全省检察机关政治部主任会议、案管工作联系点会议相继在该院召开现场观摩会。2011年11月1日,高检院曹建明检察长到该院视察调研,对该院给予高度评价。
一、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灵魂作用,抓素能增内力,着力锻造一流的检察队伍
思想坚定向未来。该院始终注重理念熏陶,优化素能,培育人才,为检察事业的长盛不衰奠定扎实的根基。
坚持思想“铸魂”,定神醒脑,把牢科学发展的“方向盘”。思想政治学习常态化,坚持十三年开展“周五学习日”活动,定期举办微型党课,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核心,真学、真信、真用,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政治信念,保持政治清醒,提升政治定力。主题实践教育日常化,不断强化“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中提高,在实践中锻炼,全院干警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空前高涨,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坚持人才兴检,激活潜能,打造持续发展的“动车组”。 抓“龙头”,磨亮“子弹头”,提升班子领导力和凝聚力。党组一班人带头学习,带头办案,带头严于律己,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干警对班子建设五项测评满意率均为100%。抓“中坚”,调好“润滑剂”,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和管理力。大胆放手,让中层骨干承上启下,创新工作方法,促进部门工作快中求好、好中求优。抓“基础”,开足“发动机”,激发普通干警的战斗力和创造力。成立读书会开展“每月讲坛”,坚持新老干警“一对一”传、帮、带;定期轮岗交流,“鲶鱼效应”搅活整个队伍;探索科长助理制,铺好成才“快车道”。目前有25名研究生,占在岗干警总数的34%,涌现出全省“十佳公诉人”、“十佳民行检察办案能手”和全市“十佳检察官”等先进典型,整个队伍焕发出勃勃生机。
坚持严管厚爱,以人为本,系好健康发展的“安全带”。党风廉政教育系列化,每年选定一个廉政主题,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切实增强党性修养。探索“五四三”关爱法,“五必访、必帮”,“四必谈、三吹风”。即干警及家属病、婚、丧时,家属子女升学、就业困难时必访、必帮;干警职务岗位调整时、立功受奖时、工作消极时、有倾向性苗头时必谈;干警受到提拔重用时吹“冷风”,遭遇困难坎坷时吹“暖风”,存在廉政风险时吹“清风”。通过建立健全良好的沟通、关爱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常保活力,干警永葆先进本色。
二、紧紧围绕中心践行职能,抓办案促发展,着力服务“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
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该院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决策部署,忠实履职,服务大局。
严惩职务犯罪保发展。2011年以来立案侦查29件43人,挽回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查处环保、园林绿化领域窝串案12人,为绿色GDP保驾护航。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查处医疗卫生、征地拆迁和保险等领域窝串案24人,切实维护民生民利。在办理一件刑事抗诉案件时深挖细查,突破了包括一名法官和三名公安人员在内的六人徇私枉法案,均作有罪判决。
维护社会稳定护民生。组织力量专门审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30余件,涉及投资群众6000余名,涉案总金额30亿余元。相继办理全市首例醉驾案,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刑事维权第一案,12人贩卖8.4千克冰毒并非法持有5支枪支案,9人生产、销售假药案,5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案,以及使用“地沟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重特大案件。
强化诉讼监督显正义。刑事立案监督68件,追捕59人,追诉64人。办理的被告人厉某非法买卖爆炸物抗诉案在今年5月被评为全国第二届“优秀诉讼监督案件”之一。民事行政检察立案34件,提请抗诉并被市院采纳17件,改判6件,办理市院交办案件39件,建议提请抗诉并被市院采纳17件。办理市院交办的江苏恒龙万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返还投资款纠纷申诉一案,经省院审查依法向省高院提出抗诉,系全省首例对中级人民法院调解结案提出的抗诉案件。卓有成效的工作,强力提升了地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有力推动云龙区成为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三、积极培育丰富亮点特色,抓创新激活力,着力塑造更亮的特色品牌
创新不竭活水长。该院以新修订刑事诉讼法等为契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用品牌引领发展,用特色推动发展。
以创新促创建,亮化未检工作。率先成立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促进执法专业化和一体化。同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对情节较轻的在校生暂不开除,共同帮教。结合办案调查未成年人上网习惯,联合文化行政部门实行涉未成年人犯罪网吧黄牌警告机制,有效净化网络环境。设立专门的未检工作室,被未成年人亲切地称为“爱心小屋”。与大学生创业基地联手建立外来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对涉罪外来未成年人提供“临时家庭”式的观护帮教和技能培训。
以创新促典型,优化预防工作。首创职务违法行为临界警示机制,实现司法与纪检监察等处理手段的无缝衔接。到徐工集团等重点企业走访,开展“一支部一检察官”活动,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抓牢重点工程建设的预防工作,在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设立预防工作室、联系点;通过与市建设局互联网络,对全市招投标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坚持每年对全市1200多名评标专家进行廉政提醒和法制教育,至今无评标专家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中共徐州市委以“振兴老工业基地创新专题”的形式进行示范,并称为“云龙模式”。
以创新促创优,锤炼公诉团队。全面开展精细化量刑建议,审判监督前置取得良好效果。联合监所检察部门建立非监禁刑可行性诉前调查机制,成功实施三例。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实践附条件不起诉工作,探索出法律义工督导模式。全面推行简易程序集中起诉、集中开庭、集中审理、集中出庭监督的“四集中”制度,提高工作质效。公诉科两次被评为“省级巾帼示范岗”,今年5月又被高检院授予“全国优秀公诉团队”称号。
四、全面打造精细化工作模式,抓管理促规范,着力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
细节决定成败。该院坚持精细化管理、精品化办案,以精细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
案件督查求全,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细化执法办案工作流程,分为80项工作、567个环节,加以全面规范。建立纪检监察同步全程监督自侦办案机制,有效保证执法文明、规范。充分发挥案管工作平台作用,加强书面备案审查,坚持程序与实体审查并重,强化对案件程序和实体质量监管。创造性地实行案管工作通报制,强化对业务工作的综合分析和风险研判,促进执法办案科学发展,受到高检院曹建明检察长的好评。
绩效考核求实,不断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积极完善“1+2”管理考评体系。对目标管理进行全面考核,合理制定各个岗位目标管理考评标准,综合评定干警德、能、勤、绩、廉。对执法质量进行主导考评,建立预警警示、备案审查、执法分析、执法档案等六项机制,实行百分考评,周评查、月通报、季考评,提高了执法质量。对综合效能进行重点考评,推行时效预警制,有效避免超期办案,不定期开展检风检纪督查,定期公开工作日志,在相互监督中提高效能。
检务保障求强,不断加快保障现代化步伐。自觉融入全区工作大局,赢得党委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公用经费常态化增长,目前已达人均5.6万元;举报奖励和刑事被害人救助两项基金保持额度化,即奖(救)即补;档案工作通过“省五星级档案室”验收;检委会网络会议节约了办公资源;外出全部携带微型打印机,提高工作效率。去年12月,该院在全省检察机关行政装备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五、始终秉承“亲民、阳光”的工作理念,抓公廉树公信,着力塑造一流的检察形象
宗旨意识是血肉联系的“中国法宝”。该院坚持亲民安民,以公开、清廉促公正、赢公信,使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关怀。
打造“亲民检察”,服务群众无缝隙。建立一站式综合检务接待大厅,融控告申诉、检察环节调解、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案件查询、民行案件申诉、法律咨询服务、律师电子阅卷等于一体。推行青年干警轮流接访制,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建立“社区联络检察官”制度,在每个社区设一名联络检察官,了解社情民意,服务基层群众,努力将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法律监督落实到最基层。
打造“阳光检察”,提升执法公信力。在全市首设“阳光检务之家”,召开社会各界座谈会和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工作,组织公开听证和公开答复。向社会公开办案工作流程、诉讼当事人权益,保证执法公开、透明。开设案件自助查询机,方便群众对受案时间、涉嫌罪名、审查阶段、办理结果等信息的查询。全面推行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和重信重访等案件释法说理制度,有效减少和防止激化矛盾。
打造“廉洁检察”,提高社会满意度。公布受理举报干警违法违纪电话,设立举报信箱。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公开听证,征求意见建议。在关系单位聘请检风监督员,监督干警执法行为,看好干警的工作圈;在各阶层聘请廉情信息员,收集干警交友爱好、生活消费等信息,管好干警的社交圈;成立“家属助廉俱乐部”,签订家属助廉承诺书,评选“廉政家庭”和“廉内助”,管好干警的生活圈。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