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履行检察职能,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实现了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检察事业自身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该院先后获得全国检察机关计划财务装备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模范检察院、河北省先进检察院、河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秦皇岛市红旗党总支、秦皇岛市文明单位、全市“十佳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市政法系统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十余项。干警队伍不但保持了自恢复建院以来30年无违法违纪情况的纪录,还相继涌现出奥运会火炬手、省院一等功荣立者、“优秀青年卫士”、秦皇岛市劳动模范等一批先进典型,三名干警被评为“全省十佳公诉人”,检察长刘延祥连续两年被中共秦皇岛市委评为优秀县级干部。
履行职能,服务大局,提升执法公信力
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将“严打”的锋芒直接指向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保持了打击犯罪的高压态势。近两年来,共审查批捕各类刑事犯罪152 件247 人,审查起诉案件241件395人;批捕准确率、有罪判决率均为100%。探索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公诉部门开展“阳光公诉”,探索实施未成年人分案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全面开展盲聋哑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有力提升了打击效果,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推动反腐倡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两年来,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11件19人,渎职侵权案件2件5人。先后查办了王国丰、向旭明贪污社保资金190余万元的特大案件及经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的辽宁省盘锦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危管队队长孙广军玩忽职守案、石河镇胡家套村党支部书记赵秀斌贪污占地补偿款34.4万元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上访、影响发展和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预防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在“古城保护开发”、“农村新民居建设工程”等项目中设立工作站,在区委党校创建“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做我的好榜样——小手拉大手·预防职务犯罪”主题宣教活动,实现了三项“全省首创”。
强化诉讼监督,推动公正廉洁执法。该院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优先审查办理侵害弱势群体和公共利益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申诉案件。侦监部门建立横纵联动监督机制,深化专项监督活动,公诉部门创新“三议三对照”模式,深入开展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民行部门加强与基层司法所民行检察联络员联系,把民行申诉案件的受理窗口向乡镇延伸,对王久成等12名赴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务工人员讨薪案件的抗诉,使农民工拿到了拖欠七年之久的工资及利息26万元。控申部门创新被害人长效救助机制,制定《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办法》,切实解决被害人生产生活难题。
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提升班子和队伍的战斗力
该院坚持和加强以党的建设推进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公信力,不断加强班子的领导力,要求班子成员身体力行,用自身的思想知识、品格魅力、行为方式影响带动干警,“跟我上”、“向我看齐”、“我顶着”成为班子成员的自觉行动。对社会关注的重大刑事案件,检察长直接审查把关,分管检察长直接参与办案、出庭支持公诉,保证了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
在干部管理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业务骨干队伍。制定了《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竞岗轮岗的选拔任用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院、区委和政府的支持,2009年至今,招录新进干警17名,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日趋完善。为使人力资源尽快转化为人才资源,加快青年干警成长的步伐,制定实行了《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新进干警“A+B+C”岗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对新入院干警探索试行“三岗制”培养新模式,实现业务与综合部门之间的跨岗,达到拓展知识面、提升能力的目的,形成全院一盘棋的用人格局,促进了“人才兴检”、“人才强检”,为山检未来20年发展储备了高层次人才。
在队伍建设上,一方面严格管理、严明纪律,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文化育检作为“刚性制度”的柔性补充。院党组努力为干警营造团结向上、心情愉悦、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开设心理减压室和瑜伽室,设置检察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台阶、时代先锋柱,为干警营造调解情绪的空间和清新高雅的工作环境;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远足拉练等活动,熔炼团队意识;设置“应急哨”,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每年坚持“三个一”暖心工程:一份鲜花、蛋糕;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张纪念光盘。在山检院领导班子的工作日程里,一直有三个特殊的日子: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班子成员早早站在院门口送去节后的第一声问候;节假日上班第一天,分管检察长与干警握手,传递温暖和力量;除夕之夜,检察长与值班干警吃饺子、放鞭炮,携手辞旧迎新。这些点滴的关怀润物无声地拉近了班子与干警的距离,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
着力抓检察文化建设,实现基层院建设跨越式发展
院党组致力于通过文化的渗透、凝聚作用,引导和培养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内化为品德和风格,外化为追求和行动。提炼出“公正严明,坚定如山;执法为民,胸襟如海;务实清廉,严谨如关”的山海关检察文化理念。
依托艰苦奋斗的山检文化精髓,完成“两房”建设使命。2007年前,山海关检察院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恢复建院24年,五易院址,一直借用办公办案用房。2005年,在区委和政府的支持下,院党组抢抓机遇,将完成“两房建设”任务视为历史使命,为节约资金,全院干警亲自动手栽树种草、对办公楼进行保洁;为保证大楼质量,院领导和老同志轮班日夜坚守工地,风雨无阻。在党组和全院干警共同努力下,仅凭350万元工程款和区政府划拨的10亩土地,一栋3600平米集侦查指挥、同步录音录像、视频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大楼拔地而起,并逐年加大办公办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力度,软硬件设施已达省内基层院先进水平。
锤炼理念文化,夯实思想基础。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才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精神上才不会“缺钙”,不会得“软骨病”。山检注重对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传统的教育赋予新的形式和内容。将“四个在心中”的正面引导融入到升旗、宣誓等长期坚持的检察文化活动中;开垦“检察菜园”作为牢记“两个务必”的教育实践基地,弘扬革命传统,引导干警牢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召开青年干警座谈会、军转干部座谈会、“诗歌散文朗诵会”等活动,实现了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与检察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
培育执法文化,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将强化学习作为提高队伍业务素质的源头活水。开设“山检讲坛”,经常性地举办“每人讲一堂业务课”等培训活动和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全力提高干警政治、业务和职业道德素养。分三个阶段开展新刑诉法学习活动,在全市检察系统新刑诉法知识竞赛中,该院在各县区院代表队中排名第一。按要求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活动,除网络视频学习外,2012年共组织干警外出参加培训30余人次。
“清新高雅之风扑面,公平正义之气满堂”这幅悬挂在该院办公楼大厅的楹联,正是全体干警对关城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了这个承诺,山检人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戮力同心、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行动描绘出一幅忠诚奉献使命的美丽画卷!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