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3年>>201303>>2013年全国检察机关队伍建设会议>>第五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检察院

时间:2013-03-25 15:39: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今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检察院全面落实《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牢牢把握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和保障现代化目标要求,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加强和改进各项检察工作,取得了保障强化、管理细化、工作实化、成绩优化的明显成效。主要做法:

  一、健全制度,狠抓落实,推进管理科学化

  围绕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督导检查,推行绩效考核,形成了权责明晰、标准明确、赏罚严明的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了检察管理从“人治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建章立制,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汇总编印《桥西区检察院规章制度》一书,把所有工作、所有人员纳入制度化的轨道;突出流程管理和环节控制,规范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职责,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强化督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坚持每周院务会、每月工作通报、每季工作点评等常态工作机制,采取抽查、通报等方式加强经常性调度和督导,推进管理的具体化和持续化。严格考核,发挥精细化管理效能。按照以岗定责、以责定量、按量奖罚的原则,制定“比工作、比作风、比质量、比效率、比贡献”的量化绩效考核机制,把考核目标分为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细化到政治学习、检察业务、廉政建设、作风纪律、宣传信息、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同时,设立优秀科长、最佳案件、创新工作和突出贡献等多个单项奖励,促进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抓住根本,强化素质,提升队伍专业化

  坚持把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各项检察工作的根本保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形象良好”的检察官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核心力和引领力。从优化班子结构入手,通过竞争上岗选拔3名中层干部充实院党组,班子平均年龄由51岁下降到47岁,改善了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激发了班子内部活力。规范党组议事、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行“一岗双责”制,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带头化解信访案件,带头办理案件,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干警对院党组成员及班子整体的满意率均达到100%。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队伍思想政治水平和检察职业道德水平。组织开展检察官集体宣誓、“争做人民满意的检察官”演讲比赛、“学习十八大、践行价值观、展示新风采”报告会、“每月一星”评选等活动,深入贯彻落实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实践活动;成立“青年检察官阳光团队”,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执法为民意识。加强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内网开办“干警素质提升课堂”,涵盖心灵感悟、业务讲座、百家讲坛三个层面,全面提升干警基本素能。开展公诉人论辩赛、检察实务论坛、侦查能手竞赛、类案评析会、优秀法律文书评比、优秀检察建议评选等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的实战性,全面提升队伍执法办案能力和法律监督效能。目前,干警全部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11%,全国优秀侦查员1名,全省优秀公诉人3名,全省检察调研理论人才4名,石家庄市拔尖人才1名。

  三、突出重心,完善机制,增强执法规范化

  坚持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完善工作机制,推行检察业务工作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检察工作力度、质量、效率和效果。完善自侦办案机制,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建立检察长任总指挥,反贪局、反渎局、侦监、公诉等部门协同的自侦办案机制,加强案件线索管理,提前介入引导侦查,限时审查起诉,实现各种办案要素的优化配置。2012年,共查办贪污贿赂犯罪20人、渎职侵权犯罪14人。依法查办了河北省公安厅身份证制作中心主任刘某某等受贿、挪用公款案和石家庄市首例省级珍贵文物流失案等大案要案,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完善刑事诉讼监督机制,提高法律监督效能。建立健全逮捕必要性审查、“另案”处理跟踪监督机制,在全省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积极探索量刑建议操作规程,出庭支持公诉了河北省法院系统和石家庄市检察系统量刑建议示范第一庭,中央电视台、《检察日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积极应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执法新形势,建立简易程序“集中受案、集中起诉、集中出庭”和非法证据排除等工作机制,将保障人权和保护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体现到细节、落实到实处。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39人,起诉333人,立案监督21件,纠正漏捕25人,纠正违法28件,追诉漏犯19人,刑事抗诉5件,提请抗诉民事案件15件,监督全省首例社区矫正人员被收监执行。完善矛盾化解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提高服务大局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两法”衔接、“轻刑”检调对接、刑事和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等工作机制,把化解矛盾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创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保障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等多项制度,受到上级检察院的肯定推广。建立拟假释罪犯社会调查制度和危险程度综合评估制度,实现假释工作与社区矫正无缝对接。扎实开展重点工程项目专项预防,积极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保障政府投资安全。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作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两份检察建议入选全省“十佳”。完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制作廉政风险等级目录及防控措施一览表,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覆盖贯穿每个工作环节。加强明察暗访、经常性检务督察和经常性廉政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建立办案质量检查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查和抽查,切实提高案件质量。积极推行“检务公开”、“阳光检察”、“检察开放日”活动,推行公开审查听证制度,增加执法办案透明度。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集中开展视察、观摩庭审、参加接访、评选文书、抽查案卷等“五个一”活动,拓展其外部监督途径。

  四、夯实基础,科技强检,落实保障现代化

  坚持把科技强检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完善物质基础设施、深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后勤保障和科技装备建设的现代化。抓实抓细计财装备工作,实现“两个百分百落实”。按照“服务到位、保障有力”的要求,积极适应财政改革要求,有效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实现了人均预算内经费和中央、省级政府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两个百分百”落实。加强科技防范,实现机关安全管理“无盲区”。高标准配置安全防控设施,对机关大楼、后院、车库以及档案室、财务室等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确保机关安全。加强装备建设,执法办案条件显著改善。政法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办案,优先保障刑检、自侦等一线办案部门,高标准完成办案工作区建设并全市率先通过省检察院验收,高投入购买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侦查设备,为规范开展办案工作和确保办案安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加强检察信息化建设,检令、政令畅通“无梗阻”。两次对“内网”进行升级改造,强化各项检察工作的同步网络监督和在线传输功能,拓展网上交流、在线学习和网上教育培训功能,确保了检令、政令畅通,有效发挥了检察内网的“信息发布、服务办公、学习交流”的平台作用。加强检察文化设施建设,干警生活、学习“双提质”。加强食堂软硬件建设,提高干警就餐率和满意率,规范设置党团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健身房、文化娱乐活动室和电子阅览室,建好荣誉室和文化长廊,为广大干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便捷的学习条件。

[责任编辑:马志为]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