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3年>>201306>>检察风采.仪陇>>仪陇亮点>>深化检务公开

践行执法为民宗旨 追逐公平正义梦想

时间:2013-07-23 15:12:00  作者:蔡义俊 苟文平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近年来,仪陇县人民检察院按照“德为先、民为本、法为上、和为贵”的治院理念,以执法办案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践行执法为民宗旨,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全省检察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表彰奖励。

  一、狠抓执法办案,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认真履行检察职能,始终把执法办案作为维护人民合法权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严肃查处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顺应人民期待,严惩腐败,依法查处职务犯罪。2012年以来,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441人,大要案率占100%,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办案规模在全市名列前茅。办案中,始终把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放在重要位置,突出查办了拆迁安置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020人,涉案总额达6697万元,抓获或督促在逃犯罪嫌疑人归案5人,在全市、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检察日报》评为“2012年亮点工作”。坚持紧贴法律精神和案件具体情况,正确、灵活运用侦查权力,既服务大局,又伸张正义,收到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一是正确适用法律,分类处置涉案人员。对涉嫌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参与共同贪污的拆迁户坚决打击,严肃查处。查办了县拆迁办工作人员张某、饶某伙同拆迁地村支书李某,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国家价值数千万元安置还房等一批典型案件。对涉嫌犯罪但情节轻微,能主动说清情况且愿意放弃已获不正当利益或主动检举其他犯罪事实的拆迁户,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保护国家财产,全力追回非法利益。针对大量拆迁户虽未查明有犯罪事实但有证据证明已获非法利益,牵头成立约谈组,通过约谈,追回非法还房面积8万余平方米,挽回损失1.5亿余元。三是帮助健全机制,推动规范拆迁行为。提出规范完善拆迁安置的五点建议,引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协助县委、政府重新制定案发区安置还房处理办法,完善拆迁安置工作相关制度,促进建成成熟的拆迁安置监督体系。同时,关注食品安全和安置还房质量等涉及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查处了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生产销售14000余头问题猪肉和500余套安置还房产生严重质量问题,老百姓拒绝接房引发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的玩忽职守渎职犯罪22人,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二)宽严相济打击刑事犯罪。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有组织的团伙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经济犯罪等,切实净化社会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2012年以来,共批准逮捕152221人,其中重、特大案件1018人。共提起公诉179264人,其中重特大案件924人。提前介入重大疑难案件6件,成功办理多起有影响、有震动的案件,典型的有冯某、姚某系列盗窃耕牛案、新县城多起盗窃摩托车案,及时有效打击了犯罪,促进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全力减少社会矛盾和对立。去年以来,共依法决定不(予)批准逮捕3246人,不起诉88人。

  (三)不断强化诉讼监督职能。大力加强诉讼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公正的司法环境。2012年以来,共办理刑事立案监督810人,共追诉漏犯8人,追诉漏罪1起,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83件。积极开展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监督,办理审判人员违法行为调查1件,办理诉讼程序违法监督1件,建议市院提请抗诉1件。我县新政镇居民黄渝洲因不服与其表弟王兴民房屋纠纷案的两审法院判决,多次到省市越级访、过激访,是省、市、县有名的上访户。我院在耐心对其安抚引导的同时,认真审查该案,认为法院判决确有错误,及时建议市院向省院提请抗诉,促使该案改判,成功化解黄渝洲信访积案。针对群众反映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中,保证金不退还的问题,开展取保候审专项监督,梳理出财保、人保同时采取、保证金不退还、取保候审期间监管不到位等问题6条,及时对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积极推进社区矫正专项监督,在金城镇建立社区矫正办公室,联合会签《关于加强金城镇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实现对监外服刑人员动态监督。

  二、着力改革创新,增强为民服务实效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完善便民利民工作机制,增强为民服务实效。

  (一)建立视频接访系统和检察官流动服务站。20124月,在全市建成首个网络视频接访系统,设置网上举报、控告、申诉、法律咨询、建议等多项服务功能。制定控申接访员日常接访及中层干部每周一次、院领导每月一次轮流接访和预约接访制度。今年初,我院设立检察官流动服务站,升级建成移动视频接访系统。检察官携带电脑深入到各乡镇,走村串户,使群众在街道、院坝、家门口甚至田间地头就可约见检察长或者想见的检察官,进行举报、控告、申诉、法律咨询。

  (二)建立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机制。率先在全市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探索建立案前关爱、案中感化、案后帮教“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深化检校、检企合作,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挽救。与学校签定“未成年人帮教协议”,在爱心企业建立首个“未成年人帮教基地”。建立检察官寄语制度,在讯问和公诉发言中附上“检察官寄语”,通过人性化的方式教育、感化犯罪的未成年人。

  (三)建立“三助一导”司法救助机制。出台《刑事被害人、涉检信访困难人员“三助一导”救助办法》,为两类人员搭建了一条适时救助的绿色通道。“三助一导”即经济帮助、法律援助、社会救助、心理疏导。2012年以来,共对9名刑事被害人进行了“三助一导”司法救助,发放救助资金2.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四)创新预防举措。建立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强化职务犯罪预防教育。2012年以来,共举办教育培训20多期,培训干部2000多人(次)。突出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干部,自行拍摄拆迁安置领域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片《坍塌的空中楼阁》,与县广电局合作开设法制教育节目《反腐纵横》。加强重点工程预防,创新推出“四卡一册”,即分别对县内重点项目的工程主管方、建设方、施工方、拆迁户发放温馨提示卡,建立在建工程进度表,努力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良。

  三、坚持扶贫济弱,解决人民实际困难

  坚持做好扶贫济弱工作,拉近群众感情,紧密检民联系。扎实开展挂包帮工作,认真调研分析结对帮扶村马鞍镇蓬莱村的具体困难,帮助制定脱贫计划,为“挂包帮”联系点下派驻村干部1名,安排全院干警与32个低收入农户结成帮扶对子,累计为帮扶对象捐款4万余元。着眼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社会事业,累计解决和争取帮扶资金20多万元,帮助该村进行农网改造,为该村修路1.6公里,解决了该村用电难、行路难的问题

[责任编辑:zywjg]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