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3年>>201306>>人情消费>>人情消费之变

要人情,不要“人情消费”

时间:2013-06-09 10:25:00  作者:魏青  新闻来源:新华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端午节到了,超市里各种牌子的“豪华粽子”再现,动辄几百元一盒谁买?它们其实是很多人用来送礼的。而不管送礼者还是收礼者,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人情需要”。

  曾几何时,人情就是人的情意和情谊,是困难之时的帮扶,祸不单行之时的驰援,绝望无助之时的守望……提起人情谁都会感到一种温暖的愉悦感。但后来,人情开始变味了,后面出现了一个沉重的后缀和尾巴——“消费”,即“人情消费”。

  现在,“人情”和“消费”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没有“消费”的人情被很多人瞧不起。人情被金钱化、价格化、斤两化了,无消费的人情寸步难行,这不能不说是人情的退化。如此“人情消费”,不仅加大了人情的经济成本,更大的危险在于,加大了人情的道德成本,甚至加大了腐败风险。

  要人情不要“人情消费”。弘扬文明之风,人情需要从“消费”的泥潭里突围出来,少些铜臭味和赤裸裸的急功近利,多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纯真,多些心与心贴近沟通的淡定,多些真情实感的从容,这才是有正能量的人情!

[责任编辑:杨柳]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