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星巴克“暴利事件”起源于央视的一项调查,央视报道称北京星巴克一杯354毫升的拿铁咖啡成本不足5元却售价27元人民币,高于美国芝加哥。
央视称,对比北京、伦敦、纽约、孟买星巴克一款354毫升拿铁咖啡的价格,北京最贵27元,孟买的最便宜,只有人民币14.6元,在伦敦和芝加哥的售价分别合人民币24.25元和19.98元。上海咖啡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振东算了一笔账,得出的结论是,一杯中杯拿铁咖啡的物料成本还不到5元钱。央视引述专家观点称,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已违背了WTO公平贸易原则,对中国消费者构成了歧视。
遭到国内媒体的声讨后,“星巴克中国”接连回应。其官方网站于10月21日作出公开声明,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成本和市场动因是完全不同的,星巴克在中、美市场的价格差异并不是一个基于同一维度的比较”。星巴克中国和亚太地区总裁约翰·卡尔弗称,由于更高的食品成本,以及对员工培训的大手笔投资等原因,“星巴克拿铁咖啡的价格在中国比美国更贵,但是在中国的利润率并不比美国更高”。他表示,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通常比美国门店面积大,因为大多数中国顾客喜欢在店内逗留,而80%的美国顾客习惯于外卖。
【事件影响】
尽管批的是高价与暴利,但央视却并没有引来一边倒的喝彩,一些大V与部分网友驳斥报道缺乏财务学常识。
IBM全球商业服务部大中华区企业转型咨询总监陈果率先在微博上提出质疑,称央视“缺乏财务学常识”,毛利高不仅由售价高决定,也可能与人工成本等原因有关。至于定价和利润关系,除供需关系外,还取决于存货周转。陈果还表示,中国星巴克的翻台率远低于美国,很多人一泡就是几小时,可能也是价格高的原因。
星巴克贵不贵?作家马伯庸发微博称,一件商品是否属于暴利,最有发言权的无疑是消费者。如果大部分消费者都无法承受高昂的价格,那么其商品定价就有问题。消费者用脚投票,如果一家咖啡厅经常有许多顾客光临,其咖啡能贵到哪里去?
央视质疑星巴克反被批,这一现象引发各界深思。有媒体称,国内媒体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却遭到本国舆论有规模的嘲弄,舆论高呼“我们用不着保护”,这恐怕是中国舆论场上独一无二的奇观。针对央视等国家主流媒体,互联网以及一些市场化媒体显然产生了相当程度的逆反情绪,这恐怕值得整个中国舆论界深思。
【各方观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外资产品价格贵,但不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否有国内企业应该学习的地方?某些国内产品在国内价格贵,在国外反而便宜,我们渠道的隐性成本是否值得反思?
——2013年10月22日人民网财经频道
《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不能排除一些媒体对央视报道“不专业”的指责有其道理,关于星巴克是否在中国获得了“暴利”,以及这些利润是否足够合理,应当说是有争论空间的。央视作为舆论监督者反过来面对质疑和监督,这没什么不正常。
然而所有报道和评论都不应背离常识,也不应对最原始的事实视而不见。星巴克在北京卖的比在世界其他一些主要大城市都贵,这就是事实。央视把这个问题捅破,其报道方向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2013年10月22日《环球时报》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