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2013年3月26日,浙江省高级法院依法对张辉、张高平强奸再审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
张氏叔侄冤案平反,把纠正和防止冤假错案再一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引起政法系统深刻反思,助推纠防冤假错案机制得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013年6月,公安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刑事执法办案工作切实防止发生冤假错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健全完善执法制度和办案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冤假错案发生;强化案件审核把关,及时发现纠正刑事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考评奖惩,推动形成正确的执法绩效观。
2013年9月,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针对执法司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对审判环节疑罪从无原则、证据裁判原则、严格证明标准、保障辩护律师辩护权利等作了重申性规定,并就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提出明确要求。这是中央政法委出台的首个防止冤假错案指导意见。
为落实中央政法委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随后下发《关于切实履行检察职能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若干意见》,对严格规范办案程序、严格把好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关、坚决依法纠正刑事执法司法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完善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要求各级法院严格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强化证据审查机制;切实遵守法定诉讼程序,强化案件审理机制;认真履行案件把关职责,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制约机制。
【事件影响】
2013年,张氏叔侄强奸案等数起冤假错案相继被曝光,给司法公信力带来不小损害。社会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法律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司法人员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张氏叔侄冤案给司法机关有效执行法律敲响警钟,司法机关要严格执行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司法体制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民众对国家法治建设树立信心。
【各方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冤案错案的频繁出现提醒我们,司法正义比事后纠偏更重要。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可以看作是对因冤案、错案引发的公众呼声的回应。
——2013年8月17日新华网
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刘力伟:现在有人将杭州两起错案归咎于“命案必破”理念。对“命案必破”理念,我们要全面正确理解,不能误读误解。“命案必破”表明的是我们对待命案的态度和侦破命案的决心。杭州这两起错案,暴露出当时的办案单位在案件质量内控机制方面是不完善的。这些问题有的已经解决,有的至今仍然存在,要抓紧时间解决。
——2013年7月23日《法制日报》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