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朋友圈里流行集赞送礼活动,奖品五花八门。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点赞活动因暗藏陷阱而成为双刃剑,导致活动举办方和参与者产生纠纷。采访中,精通电子商务的大连海事大学邵芳强老师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建立自媒体营销报备制度以约束和规范微信平台上的交易和广告。
上周末,市民马女士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则集赞有奖的帖子——“积赞千足金吊坠活动开始啦!位于某购物广场一楼的某品牌黄金专柜实惠百姓!自今日起凡转发到朋友圈,积够68个赞就可以在某日10:30到17:30来店领取价值1588元的千足金吊坠!心动不如行动!小伙伴们,快行动起来吧!”将信将疑的马女士和圈里的几名闺蜜如约集赞后,在活动当日一大早赶去领取奖品时,却被告知活动已结束,“但可凭集赞打折购买珠宝首饰”。
记者调查发现,除集赞有奖外,最近微信朋友圈里经常有各类测字算命和测算手机号码凶吉的游戏——在一个彩色模拟轮盘内填上名字或电话号码后,可以测算前世是什么、下辈子是什么,以及自己手机号码是否吉祥。邵芳强说,这些游戏十分危险。设计此类网页给大家填测的人,其目的往往并不单纯,多数是有某种后台服务器的。点开测试页面并写下全名后,机主的姓名和微信号就在数据库里面关联好了,如果再测试手机号码吉凶,那么他们就有了机主的手机号码,然后搜索一下微信号上的头像,于是机主的照片也就被下载了,那些以QQ号、手机号、电子邮箱地址等作为微信号的,隐私泄露得更干脆。随着庞大的数据库不断累积,各类广告和中介帖子会被源源不断地发到机主手机内,不法分子甚至可以利用机主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
针对自媒体运营与营销涉及的用户安全和隐私问题,邵芳强提醒商家和用户都要有所警惕:首先,活动消息应由商家的“官方账号”发布,以防在传播过程中被恶意篡改或无意传错内容;其次,应事先对活动内容进行明确约定,如明确发放礼品的价值、总量及每天的定额等,最好有真实图片为佐证。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