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4年>>201405>>微信乱象>>分析评论

微信红包成送礼神器,让谁尴尬?

时间:2014-04-22 16:58:00  作者:祖长云  新闻来源:荆楚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近日在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访谈时表示,随着新型互联网交易形式的出现,微信红包、电子预付卡等成为“送礼神器”,成为查处难点。(4月22日 新华网)

  众所周知,十八大以来,中央已出台各项政策规定遏制“四风”、抗击腐败。然而,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受礼者与收礼者的“腐心不改”,竟出现了微信红包、电子预付卡等送礼新招层出不穷现象。面对着中央禁令,依旧存在个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顶风违纪问题。试问,微信红包成送礼神器,让谁尴尬?

  不可否认,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各地已初显节约从简、反对铺张浪费的官场新风。从高级会馆的萧条到挂历台历单的退潮,中央和地方政府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原则,从“舌尖上的腐败”到“卡片上的腐败”,在反腐这条路上确实是越走越远,而且也取得了前所未有、倍受瞩目的成绩。

  虽然成绩令人骄傲,可问题也依旧存在。尽管官场送礼歪风得到一定遏制,但从近日爆出的各类新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还有许多腐败只是被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隐身衣”,并非得到根除。而今,“微信红包”再成腐败新招,个别不法分子妄图通过网络方式遮掩腐败,转移大众视线,逃避法律制裁。殊不知,换了装的“腐败”依旧还是腐败,终难掩其本质,依旧难逃群众火眼金睛,难避国家法律制裁。

  实际上,我国反腐大业任重道远,还需靠坚持不懈来努力克难。李克强多次强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希望各地政府、机关单位,能够把厉行节约落到实处,对那些妄图利用“微信红包”障眼法来想方设法行“送礼之实”的行为,要严加惩处、绝不姑息。

[责任编辑:zywwlj]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