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建三个微信群。”在温州全市政府效能建设工作会议上,温州市长陈金彪做此表示。陈金彪所说的三个微信群指的是:县(市、区)长群、市直部门一把手群和各位副市长、秘书长群。(据《河南商报》)
“微博像一个广场、或者一个大茶馆,是公共场所;而微信就像酒吧、饭馆,更适合比较亲密的朋友,能够更好地进行一对一交流。”显然,相对于微博而言,微信更有针对性,更精准有效,信息传达率高。在微信用户突破3亿、网络问政渐成风尚的今天,微信的崛起为提振政府效能提供了新渠道。
政府效能不高,既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权威,也遏制了经济的发展、消磨了市场活力。而微信不仅可以提高时效,还能有效防止执政过程中的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借口文件未到故意拖拉等。并且,许多工作可以在微信上直接操作,不用文来纸往了,这有利于推动政府工作的实时沟通、快速反应、及时解决,真正打通工作互动的“秒通道”。
微信不仅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在官民沟通互动方面,同样具有明显优势。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中国政府网,去年10月正式开通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和政策文件等内容,可以通过新媒体形式权威、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开。此举赢得网友的广泛好评,也凸显了政务微信的强大生命力和号召力。微信还拉近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推动官民对话形成良好态势。
政务微信将“秒回”变成现实,回复的内容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更有亲和力的语音,带给民众更多的是人性化感受。同时,政务微信可代替行政机关服务窗口行使问询功能,“一个软件可以节省许多人力和财力,而且更加高效。”新传播方式与传播理念拓展了网络问政的深度与广度,使获取政务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推动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政务微信让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实现了“零时差”、无距离,尤其是在社会舆论思潮、不实信息以及谣言面前,政府要优先借助这一传播利器即时发声,提升透明度,真正实现“指尖上的对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微信等新媒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民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人”的信息时代里,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紧跟潮流,重视微信等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快速、受众面广等优势,让公众能够及时获取权威信息。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效力,让“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延伸到网上,提高政府威信与公信,降低我国转型期中社会治理的风险和成本。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