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情发展全过程:
一、 2008年9月8日
甘肃《兰州晨报》等媒体首先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三鹿稳坐泰山,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由于报道中有关该奶粉的品牌名称等信息都被隐去,网友还发动对该奶粉展开人肉搜索,号召找出该涉嫌致病奶粉的品牌名称,以免更多无辜婴儿受害。
二、 2008年9月11日
凌晨3时:三鹿作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被新华网曝光,社会哗然。同时7名患儿的父母联名写下了申请书,上书甘肃省卫生厅,要求彻查病因。
10时:三鹿集团通过人民网公开回应:三鹿是奶粉行业品牌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如果真的有这样的问题,相信质检部门会查个水落石出。三鹿集团委托甘肃权威质检部门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质量是合格的。同时,三鹿表示,造成婴儿肾结石,原因是多方面的,哺养小孩子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培养。
13时:中国西部天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三鹿集团合作公司)周浩义董事长对记者信誓旦旦地说:“1个月前,我们听到了一些情况反映,也是消费者反映,他们的孩子食用了我们的奶粉后,身体不舒服,因此,我们主动找到省卫生厅,通过省卫生厅上报卫生部,把我们所有流放市场的系列产品送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是我们的产品没有一样不合格的。因为我们的产品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和检测的,我们的态度也是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19时:三鹿集团传媒部部长崔彦锋回应:“作为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国家知名企业,三鹿几乎成了我国奶粉的代名词,因此我们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婴儿奶粉是专门为婴儿生产的,在生产中对理化、生物、卫生等标准也是完全按照国家配方奶粉的标准执行幷全面检测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20时50分:中国卫生部发布消息:经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21时30分: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三、2008年9月12日
凌晨1时:媒体爆料:面对毒奶粉事件,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说三聚氰胺一般是来源于数奶粉的包装材料,例如铁罐、软包装。此次事件应该要从原料、环境、生产工艺等层层筛查。在一定条件下,如婴儿体重偏小,喝水少等情况下,也会导致磷酸钙的形成,沉积在肾脏。
9时:卫生部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供临床参考使用。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对此事件也高度重视,在9日即组织开展调查,幷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9时30分:卫生部要求各地统计医疗机构接诊患结石病婴幼儿的有关情况,于2008年9月12日17时前上报。
13时:新华社发布消息:针对“肾结石婴儿”事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由卫生部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已赶赴奶粉生产企业所在地,会同当地政府查明原因,查清责任,幷将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
14时:三鹿集团发布消息,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幷宣称通过对产品大量深入检测排查,在8月1日就得出结论:是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不法奶农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幷立即上报,而且通过卫生部发布会召回婴幼儿奶粉的声明。
15时:三鹿集团品牌管理部苏长生发布消息,三鹿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目前依靠检测氮含量,奶农向鲜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氮含量。由于目前对三聚氰胺的监测没有标准,因此三鹿集团也没有监测。
16时40分: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可以依法通过各种途径维权索赔,中消协一定会帮助消费者。他认为,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将这些图财害命的当事人绳之于法。
16时50分: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首次露面
“三鹿集团经过多层次、多批次的检验,在8月初查出了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物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立即收回全部可疑产品,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新上市产品批批合格,绝不能再含有三聚氰胺成分,同时各有关部门展开调查工作,确定事件性质”。
18时40分:在外地开会的甘肃省委书记陆浩接到有关部门关于因食用三鹿奶粉导致一些儿童患病问题报告,批示要求在甘肃酒泉生产三鹿奶粉的分公司停止生产、停止销售、彻底检查。对所有食用过该产品的婴幼儿要组织体检。
21时:中国卫生部表示,受污染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初步认定。
21时10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局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
28个小时之前,三鹿集团曾向媒体称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的蛋白质含量等多项指标进行逐一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因此三鹿奶粉质量是合格的。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新闻发言人魏光华说:“我局郑重声明,我局技术机构至今未曾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正在检验中的样品,是我们在调查中从流通领域抽取的。因此,这个报道是不真实的和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
12日晚间,化学专家和业内人士相继对此提出质疑:
专家认为,从常理判断,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无非存在三种可能性:一是奶牛吃了含三聚氰胺的饲料,传导至所产的鲜牛奶中;二是由原料中加入,即三聚氰胺掺入鲜牛奶或奶粉的其他辅料中;三是在生产环节中加入。
第一种可能性被受访各方认为基本不存在可能性。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授谌东中认为,奶牛吃了此类饲料,要么不消化而在体内累积,进而伤害其自身;要么消化后排泄,不可能以原封不动地化学形式进入鲜牛奶。事实上,“宠物毒粮”事件发生后不久的2007年5月7日,FDA与美国农业部(USDA)联合发表新闻称,经过美联邦FDA、USDA、美疾病预防中心(CDC)、美国土安全部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和美环保署(EPA)五机构科学家联合评估分析断定,喂食了含三聚氰胺宠物食品残食的生猪与鸡,屠宰后食用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极低。
其次,来看三鹿集团厂方说法的第二可能性,即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单斜晶体”“无味”,但谌东中查证却发现,三聚氰胺一个物理性能为“微溶于水”,即鲜牛奶能溶解的三聚氰胺十分有限。该物质如果确实有办法掺入鲜牛奶,但其营养比显然会发生较大变化。业内人士认为,不同于固态饲料(可以有不同营养配比),鲜牛奶是奶牛乳汁,其中蛋白质、水、脂肪的比例应当是一定的,一般只会因气候、饲料的变化发生季节性波动。前述原理显示,一旦加入三聚氰胺其蛋白质含量就会大增,进而与水、脂肪的比例就会异常,这很容易发现。 目前在中国,即使生产饲料,正规厂家一般都会对每批原料进行蛋白质含量、水含量和灰份(烧干后测试残留物)检测,必要时加脂肪检测。一旦发现比例不正常,就需追加检测。以目前技术手段,假如加入三聚氰胺引起鲜奶营养比不正常,幷不难检测出来。据分析,要想让加入三聚氰胺后的鲜牛奶营养比协调,一般还需再向鲜奶中加水和脂肪。但一般的脂肪产品很难加入,必须加专业匀质脂肪。此类手法非一般奶农所能掌握。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