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4年>>201409>>全国人大制度60周年>>代表畅谈

贾富过:代表与群众心要越贴越近

时间:2014-09-09 16:05:00  作者:贾富过  新闻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陕西省西安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贾富过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居然有机会成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大代表。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作为改革开放受益者的我,放弃省城红火的企业和舒适的生活,回到家乡任张旺渠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将过去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省级一类文明村”,并由此受到组织的表彰和群众的信赖,先后当选为长安区、西安市人大代表。

  此前,虽然获得过中央及省市区各级组织授予的“中国好人”、“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西安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但是我更看重人大代表这个光荣的职务,因为它凝聚着选民沉甸甸的重托和组织殷切的厚望。自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我就决心把人民的利益顶在头上,把人民的疾苦记在心上,以“努力为人民服务”的拳拳之心,向组织和人民递交上满意的答卷。

  俗话说,打铁必须自身硬。为了更好地忠实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文化程度不高的我,积极参加人大常委会和代表小组组织的学习培训、法制讲座等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锤炼透过现象看本质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服务人民的能力。此外,我还和人民群众广交朋友,及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

  为家乡重建小学抓教育

  一次调研中,我得知张旺渠村小学年久失修,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困扰群众多年的难题。于是,我向长安区人大提交了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并受到高度重视。经多方努力,最终为张旺渠小学筹措到28万元危房改造款,但28万元对于改建一所学校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为了不辜负群众的期盼,使提议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兑现人大代表“努力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我顾不得修葺自家老宅,毅然捐出多年积攒下来的150万元支持校建,并日夜扎根在施工现场,终于使一座可容纳千人的花园式现代化校园建成。群众欢欣鼓舞,敲锣打鼓地给我送来“慈善助学,功在千秋”的牌匾。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办的《法制与社会》月刊及陕西省人大机关报《民声报》,分别以“为民造福,远见卓识”、“无愧于代表的职责”为题,对我表示了肯定。

  美化村容促经济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推进科学发展,我下决心使张旺渠村全面实现道路硬化和村容美化,所提议案《关于解决农民出村难的问题》,再次受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给张旺渠村每平方米6元钱修路补贴。然而,巨大的资金缺口使村干部们信心动摇了,我二话没讲,带头捐资40万元。最终,在上级组织的支持和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下,我们不仅硬化了村路,美化了村容,还修建了长约3公里的水泥路,打通了张旺渠村与108国道的连接,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出村难状况,还有效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充实张旺渠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还投资兴建了目前在长安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昆明湖生态老年公寓。作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的西安昆明湖生态老年公寓及多家效益好、无污染单位的入驻,不仅有效解决了张旺渠村及周边2000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使孝老爱亲之风在该村蔚然形成,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其中的苦辣酸甜,被改编为电影《村官贾富过》、大型秦腔现代戏《兴旺渠风波》,搬上文艺舞台。

  繁忙而充实的人大代表工作,使我对国家大政方针理解得更透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强烈,与群众的心贴得更紧。2011年,我得知个别部门违反国家法规,在未办土地预审报批、报建等手续,无土地审批的情况下发布征地公告,将大量未依法完成土地征用手续的麦田强行推毁,受到《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和西安市政府通报批评后,仍将错就错,以每亩每年2000元的价格圈租“被荒芜”耕地,进行挖沙卖沙交易,并转运外来垃圾废物填充,致使环境严重污染,600余户村民联名抵制。作为人大代表,我岂能眼睁睁看着群众利益被粗暴践踏而无动于衷?我立即将这一情况向人大组织及有关部门反映。为此,当事者对我及家人多次进行恐吓报复,甚至在春节期间夜闯我家。有朋友劝我:“你家住城里,子女和孙辈也都生活在城里,何必为不关己的事自讨苦吃呢?”我说:“代表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有人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再多的苦累、再大的委屈,我也受得住。”

  (作者现职:陕西省西安市沣东新城张旺渠村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zywzyl]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