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4年>>201409>>全国人大制度60周年>>代表畅谈

徐高峰:我眼中的人大就是“四梁八柱”

时间:2014-09-09 17:18:00  作者:徐高峰  新闻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徐高峰

  到人大工作前,人大给我的印象是“大牌子、高房子,里面坐着一群老头子”。但是,近两年的人大工作经历,使我感触最深的是人大的“四梁八柱”。“四梁”就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八柱”就是人大的八个专门委员会。“四梁八柱”捍卫了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了国家权力机关的崇高和权威。

  对于人大的“四梁”,社会上戏说为“四菜”。言外之意,人大工作比较固化,不需要创新,也不重要。笔者查阅了长春市人大的历史档案,那一张张老旧片,一组组具体翔实的数据,使我看到一届届人大人接力构筑“四梁”、持续夯实“四梁”的不易,可以说,人大的工作年年有新变化,届届有新气象。

  ———立法之梁架起了法治建设体系。1987年7月,长春市人大第一次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了长春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4年,长春市人大制定了17件法规;1999年,制定了全国首部关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方面的法规;2004年,首次委托立法顾问起草法规;2012年,以完善程序性立法为重点,一次性制定了人代会、常委会、主任会议和专委会四个议事规则。现在,整个城市的立法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人大的立法工作也从过去“等米下锅”变成现在“选米下锅”。

  ———监督之梁捍卫了宪法法律权威。1955年,长春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听取人民委员会(政府)工作报告;1956年,长春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听取财政预算报告和法院工作报告;1980年,长春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听取国民经济计划报告、检察院工作报告;1983年,长春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听取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市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工作进入快车道:1988年开始执法检查;1996年开始对一府两院进行述职和工作评议;2000年开始按电子表决器表决议案;2014年首次开展常委会专题询问。长春市人大常委会设立30年来,共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366项,听取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报告100多项,受理群众信访和申诉75477件。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越来越严格,挑刺的话多了,批评的分量重了,监督效果也越来越刚性和有权威了。

  ———决定之梁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从批准城市总体规划到行政区划调整,从批准“引松入长”工程到绕城高速公路建设,从批准与日本仙台市缔结友好城市到成人节、老年节、环卫工人节、汽车节设立,从作出两年内解决全市中小学倒危校舍决议到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据不完全统计,长春市历届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了135项决议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已经成为人大行使权力的一把“利剑”。

  ———任免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在1988年的一次常委会会议上,长春市政府提请的45名组成人员中,一人没有通过,一人由市长撤回任命提请。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人事任免权上,人大不是“走形式”、“走过场”,也不是“橡皮图章”、“木头图章”。一府两院主要负责人向常委会提出议案后,候选人作供职发言,要报告个人婚姻、住房、收入等事项,再由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按电子表决器和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人选。

  “八柱”,就是人大的八个专门委员会。现在长春市人大有法制、内务司法、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人事代表选举、民族侨务外事、农业农村、财政经济八个专委会。八个专委会组成人员加上办事机构人员刚好108人,我们称为“一百单八将”。八个专委会也是一步步完善起来的。八十年代初,长春市人大只设立了经济、法制、科技文教、人事四个办公室。随着人大工作的开展,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也逐步健全起来。1989年,各办公室改为工作委员会。1996年,又改为专门委员会,并沿用至今。此外,新一届长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又设立了7名专职委员进入专委会。

  历经60载风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一名人大人,我祈愿人大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留下更加坚实的足迹。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责任编辑:zywzyl]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