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2014年>>201409>>走进大国企_汕头澄海区供电局>>检察官在行动

澄海区检察院检察长曾涛:服务大局 关注民生

时间:2014-09-19 11:27:00  作者:曾涛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基层是社会经济发展任务最为繁重、法制建设最为薄弱、各种社会利益交织集中、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区域,作为处在服务基层最前线的基层检察院,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站在大局看检察准确定位,立足检察想大局用心服务”,自觉做到“执法想到稳定,办案考虑发展”,在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保障民生民利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一、围绕大局,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自觉把党委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主动作为,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党委肯定,群众认可。 

  坚持“零距离”服务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出台了《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十一项举措》,细化服务措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澄海玩具协会设立全省首个派驻行业协会保护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联系点,并以此为平台,加强与公安、工商、文化等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协作,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保护合力。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建立办理涉企案件的绿色通道,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并公开承诺做到“六个慎重”和“五个禁止”,减少执法办案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发展营造诚信有序的营商环境。 

  创新“检调对接”机制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率先与司法行政部门建立“检调对接”工作制度,委托人民调解组织对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和部分涉检信访案件先行调解,再根据调解情况进行处理,共同促进当事人和解息诉,有效提高纠纷调处效率。创建《信访风险评估制度》,对可能引发信访的案件提前评估,前置风险处置,有效化解了多宗越级上访和群体访,实现多年零涉检上京上省信访。充分利用刑事和解、不捕、不诉等措施,把矛盾化解工作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努力减少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行政执法监督促进行政效能提升。我们主动与区人大联合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建立起由区人大牵头、检察院主导,依法治区办、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每年组织人员对全区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检查。近两年,共对全区46个行政执法单位13409宗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检查,发出建议82条,书面整改意见29份,得到各行政执法单位的高度重视,一大批执法不规范问题得到纠正,行政执法效能普遍提高。同时,建立健全“两法衔接”等相关工作机制,加大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监督力度,为规范全区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得到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肯定。连续九年在依法治区考核中名列第一。 

  二、保障民生,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群众利益无小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一贯的宗旨,也是我们持之以恒的目标追求。 

  畅通渠道服务群众“无阻碍”。开通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和网上控告、申诉、举报平台,建立民声热线,搭建起群众表达诉求的便利通道,主动、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和官方微博等网络平台,公开各项检察职能、办案办事程序和联系方式,建立互动、咨询平台,提供案件查询、律师阅卷和行贿档案查询预约等服务,让服务措施更为便捷,增进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理解和信任。在全市检察机关最早建立起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设置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或其家属进行司法救助,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主动作为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以被确定为 “全省行政检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单位”为契机,出台《关于行政检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意见》,针对土地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公共管理和食品安全等群众关心的行政管理热点问题,向主管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要求落实整改;或以行政违法行为调查手段,督促行政机关勤敏谨慎履职。如我院针对3700多亩农产品基地灌溉用水污染、严重威胁群众“米袋子”、“菜篮子”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得到区委书记、区长的重视和批示,所在镇和主管单位迅速开展专项综合整治,使灌溉用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另外,对长期拖欠国有土地出让金的开展督促起诉,促使10家用地单位归还土地出让金1440多万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自2012年试点以来,我们针对文物保护、管道煤气收费、占用农用地非法搭建、“小电镀”污染等问题开展监督47宗,发出检察建议15份,移送犯罪线索7宗,督促起诉11宗,工作成效得到区主要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新华社广东分社《高层参阅》还专门介绍我院的经验做法。 

  坚决查处损害民生民利腐败案件。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伤害了干群关系。 我院把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作为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呵护民生、保护民利、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三年来,共查处了侵吞政府扶农专项资金、侵吞“五保供养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工作人员贪污受贿腐败案件46件,涉案金额400多万元,纯洁了政务风气、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成立由女检察官组成的未成年人办案组,建立委托辩护人、合适成年人和犯罪记录封存等工作机制,利用刑事和解、不批捕、不起诉等措施,依法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成立由青年检察官志愿者组成的帮教小组,实行“一人一帮教”“ 一人一方案”“一人一跟踪”的帮教机制,加强与派出所、村(居)、学校和家长的配合,使之自觉接受改造。开展“关爱成长,检察官与你同行”活动,以法制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为重点,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自2012年起,深入学校开展法制宣传28场,受教育学生达3.4万多人,获得广泛好评,团支部被评为“汕头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该项目评为“汕头市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 

  三、延伸职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把检察服务带到群众身边,用实际行动诠释执法为民的宗旨,真心温暖群众的心田。 

  推进检力下沉打造服务基层新阵地。设立派驻东里镇、莲下镇检察室,在其他6个镇设立巡回检察室,实现检察服务在全区农村乡镇的全覆盖,为基层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在检察室设立“二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为检察机关、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架设沟通桥梁;创建《检察联络员制度》,聘任全区11个区直党委和11个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检察联络员,在每个村“两委”干部中聘任阳光检务联络员,及时掌握农村基层信息,该做法在全市各基层院全面推广。出台《服务和保障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方案》,落实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的保障措施,为农村“两委”换届选举顺利进行作出积极贡献。 

  开办“检察官乡村法制讲堂”播撒法治阳光。成立乡村法制宣讲队,深入各镇(街道)和村(居),以法制讲座、座谈会、图片展览、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以预防“村官”职务犯罪、农村“两委”选举等主题,对镇、村干部进行法制教育,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得到普遍好评,已成为在辖区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品牌。两年多来,举办法制宣传13场次、法制课36场,座谈会126场,派发自行编印的《“村官”职务犯罪预防手册》等宣传资料1.1万多册,有效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坚持“双联双融”把温暖送到群众家。开展“联村联户,机关融入基层、干部融入群众”活动,部门副职以上人员对挂钩村(社区)的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的帮扶,逐一制订帮扶方案,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挂钩村(社区)争取资金支持,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组织干警为挂钩村贫困群众捐款,得到广泛的赞誉。年初被评为“澄海区十佳帮扶单位”。 

  铁肩担道义,为民路更长。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院是荣誉,更是动力、压力,是更大的责任担当,我们将牢固树立党建主业意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始终坚持执法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实干拼搏的作风干劲,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澄海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zywliufan]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