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由检察日报社主办的2014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评委们从发挥检察职能、深化司法改革、人民群众关注等方面进行研讨评议,通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2014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最终, “最高检历时七年督办广东徐辉申诉案,再审改判无罪”、“最高检就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向最高法提出抗诉”等入选十大法律监督案例。为生动展现十大法律监督案例的办案过程和疑点难点,本网特刊发系列解读专题稿件,对十大案例进行深入报道。
1.徐辉申诉改判案:让证据“说话”
徐辉申诉案最终改判,再次说明纠正错案关键在于证据。警犬鉴别书的结论,虽然是原审裁判认定徐辉犯罪的较为重要的证据,但并没有法律、法规明确将警犬鉴别书列为刑事证据种类。
2.张海违法减刑案:揪出“假立功”背后的保护伞
在张海律师的帮助下,黄鹭和康杰找到佛山市看守所负责深挖在押人员犯罪线索工作的民警罗建能。收了3万元“好处费”后,罗建能答应替张海寻找检举立功的线索材料。
3.纠正王玉雷冤错案:排除非法证据引导抓获真凶
从被冤为“杀人犯”到最后无罪释放,对王玉雷而言,2014年可谓惊心动魄。替王玉雷洗脱冤屈的,正是保定市两级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他们在批捕环节排除非法证据,纠正了王玉雷冤错案件。
4.“最大老鼠仓”案为何被三级检察机关抗诉
“对本案的抗诉,实际上是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最高检公诉厅起诉二处处长张晓津告诉记者,对马乐案的办理,关系到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任和对投资的信心。
5.立查刘铁男等腐败窝案:剑指滥用审批权背后的腐败
刘铁男受贿事实几乎全部与滥用审批权有关。刘铁男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立案检查期间,他曾提交《关于发改系统项目审批环节防范腐败问题的若干建议》,希望得到从轻处理。
6.严查衡阳破坏选举案:人大制度尊严不容挑战
经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2014年8月18日,衡阳破坏选举案66案69名被告人被依法作出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其中,对此案负有第一责任的童名谦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7.办理刘汉刘维特大涉黑案:用法治维护公平正义
检察机关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从依法介入侦查,到审查起诉,依法提起公诉,再到一审出庭支持公诉、二审出席庭审,秉持忠于事实、忠于法律的司法理念,把该案办成经得起法律检验的铁案。
8.试水行政公益诉讼:贵州金沙检察院告环保局不作为
检察机关发出的督促起诉意见书和依法履职建议书刚性不足、制约措施缺乏,个别行政单位对督促起诉意见书和依法履职建议书不回复、不采纳,监督效果难以保证。
9.最高检直接查办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背后职务犯罪
在江苏昆山“8·2”爆炸事故中,检察机关经调查发现,当地政府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保、消防等部门相关责任人存在失职渎职问题,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10.纠正“呼格吉勒图案”:维护法治的尊严
2015年1月22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向呼格吉勒图父母表示,无论涉案人员现在身居何职、是否离退休,都将依法按照程序调查,发现违法犯罪线索,会依法严厉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