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

网友提问

老人偷鸡蛋被拦猝死,法院二审维持原判,认为超市工作人员行为属于自助行为,什么是"自助行为"?
2020年6月13日下午,江苏南通67岁的谷某在超市购物时,在口袋里放了两个鸡蛋未结账便欲离开,被超市工作人员阻拦后猝死。家属起诉超市索赔38万余元。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超市工作人员的行为属于自助行为,驳回家属请求。原告不服,认为超市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和基本的救助义务上诉。近日,法院二审维持原判。什么是自助行为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编回答

      

  1.自助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自助行为解读

  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获得国家机关及时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者自由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押、拘束或者其他相应措施,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

  例如,去饭店吃饭未带钱,店主不让其离开,等待他人送钱来结账的拘束自由行为,也是自助行为,并不是侵害人身自由权的侵权行为。确认自助行为具有免责的效果,对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3.自助行为的适用条件

  为避免当事人滥用自助行为,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民法典对此同时也设定了严格的适用条件:

  第一,必须要有行为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前提条件;

  第二,必须要有时间上的紧迫性,情况紧迫,且行为人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的保护;

  第三,有实施自助行为的必要性,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

  第四,行为人实施的自助行为必须是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且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

  第五,行为人实施自助行为后,需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如果行为人实施的自助行为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应按照民法典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你对这样的回答满意吗?

满意
+1
不满意
+1
责任编辑:颜妤函 编辑日期:20210420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