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多元监督。聚焦市域治理的重要领域、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中的普遍性问题,开展多元监督,向行政事业单位制发44份,向司法机关制发4份,向私营企业制发3份,向股份有限公司制发1份,通过对不同社会治理主体开展监督,督促相关主体完善社会治理。
二是健全协调机制。制定《检察建议流转程序暂行规定》,对监督事项的调查核实和检察建议书的制发程序、督促落实机制、文书释法说理等进行细化完善。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查配合、联席会商机制,与教育局、妇联、团委等部门协作形成家庭、校园、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合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与公安、银监局建立洗钱犯罪联动打控合作机制,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合力;与法院、公安构建防范、惩治、打击虚假诉讼工作机制;主动对接邮政、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共同强化寄递安全监管;加强与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助推安全生产溯源治理。
三是注重公开送达。2020年以来,该院以宣告方式送达检察建议16份,宣告送达地点涉及学校、行政机关等,占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总数30%以上。通过现场解释宣传,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提升了检察建议社会影响力和检察机关公信力。
四是推动溯源治理。主动深挖案件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总结推广检察建议促推社会治理的工作经验,将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典型案例和精品案例思维培养有机结合,实现“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该院制发的某短视频平台网络保护管理漏洞检察建议监督案被省院评为社会治理类典型案例。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