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织领导,凝聚打击合力
一是组建由分管副检察长负责、刑事检察部门牵头、员额检察官参加的专业化办案团队,压紧压实反诈责任,确保高质量打击治理效果。二是深化落实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联合公安新城分局、区法院制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标准卷,明确证据指引、强化办案程序。三是联合区法院制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定罪量刑具体操作办法,探索试行帮信犯罪量刑指导意见,统一司法理念和裁判尺度。
充分发挥职能,严厉打击犯罪
坚持底线思维,严把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综合运用提前介入、引导取证、专班办理等方式,形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强攻态势。2020年以来,我院共办理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53件1269人,批准逮捕791人,提起公诉478人。办理的王某、邹某等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行为人利用GOIP设备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帮助,作案手法新颖、证据固定困难,检察官提前介入后制定详细提纲引导侦查取证,成功追诉王某、邹某等人,后各被告人被判处九个月到二年四个月不等有期徒刑,该案被评为优秀案件。
依法能动履职,深化法律监督
坚持办案与监督并重。2020年以来,我院对侦查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152件,纠正漏捕诉26人。通过督促侦查机关查明赃款去向、查扣冻结涉案财产,引导犯罪嫌疑人退赃退赔,最大限度挽回被害人损失。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对参与程度低、危害不大的从犯、胁从犯、初犯、偶犯等案件依法从宽处理。如在办理李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中,办案检察官发现其系在校学生、初犯、偶犯、涉案数额较少且认罪认罚,综合考量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强化法治宣传,筑牢反诈防线
坚持防范为先、预防为主。2020年以来,我院上街道、下社区开展反诈普法宣传30余次,在高校社区公开庭审涉电诈案件5件,拍摄反诈宣传视频《境外“淘金”奇幻冒险记》《王阿姨的一天》等,制作普法长漫20余部,观影普法长图10余幅。联合区人民法院、公安新城分局等部门召开“新城区政法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白皮书、十大举措、十大案例新闻发布会”,中国报道、中国网、陕西电视台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针对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低龄化趋势,组织56名法治副校长在辖区61所中小学开展普法宣讲400余次,发放宣传彩页5万份,与家庭、学校、社区无缝衔接,引导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自我保护观。
新城区检察院提醒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请广大群众提高个人防范意识,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